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铟是一种稀散元素,作为ITO电极的主要组成元素,其在液晶显示器中无可替代。液晶显示器玻璃面板含有0.06%的铟,如果直接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手段进行处理,将会给大气、土壤、地下水带来巨大的危害,也会造成铟的浪费。因此,对废弃液晶显示器进行回收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铟的萃取、反萃和置换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实验参数,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研究铟回收方法的安全性。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粘度大、密度高,直接用于萃取不利于目标离子的络合及络合物的快速迁移,从而降低萃取率。往萃取剂中加入稀释剂能提高萃取率,实验表明,正己烷比磺化煤油更能提高铟的萃取率。在对废弃液晶显示器进行拆解和玻璃面板粉末浸提之后,对铟进行萃取并考察影响萃取率的因素。使用TBP进行萃铟实验时,最佳萃取条件:TBP(正己烷稀释)浓度为2.5mol/L,6mol/L盐酸浸提液作反应料液,油水比R=2:1,振荡频率S=200rpm,振荡时间t=5min,铟的萃取率可达96.9%;使用P204作萃取剂时,最佳萃取条件:P204(正己烷稀释)浓度为1mol/L,0.5mol/L硫酸浸提液作反应料液,油水比R=1:9,振荡频率S=200rpm,振荡时间t=5min,铟的萃取率达99.4%。使用4mol/L盐酸对负铟的P204油相进行反萃,最佳反萃条件为:油水比R=4:1,振荡频率S=200rpm,振荡时间t=20min,铟的反萃率达90.9%。往0.5mol/L硫酸料液中加入理论用量1.5倍的还原铁粉,在60℃加热4小时,Fe3+还原成Fe2+,铁的萃取率为3.9%。在p H值1.4,60℃下加热36小时,锌片能置换出90.8%的铟。最终铟的总回收率为82.4%。铟回收方法的危害主要有:灼伤、中毒、人体伤害、火灾爆炸。灼伤、中毒和人体伤害的危险等级为Ⅱ级,火灾爆炸的危险等级为Ⅲ级,触发条件都是可控的。本研究使用正己烷作稀释剂,相比目前常用的稀释剂磺化煤油,正己烷能提高TBP的萃铟率。正己烷的价格仅是磺化煤油的1/4左右,成本的降低提高了铟回收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