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节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lanfe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动作识别在智能监控、操作培训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低,且时间鲁棒性较强,在人体动作识别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但由于人体动作的复杂性、光照以及噪声等影响,往往不能获取理想的人体动作数据,使得准确提取人体动作特征难度较大,进而导致动作识别准确率不高。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序列图像动作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研究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且抗干扰性强的人体动作特征提取算法。本文结合人体骨架的特点,在传统的长度约束骨架毛刺剪除中,引入斜率约束作为毛刺判定的第二条件,解决了原有方法在毛刺较长时,对毛刺和骨架主体进行误判的问题,能够准确区分毛刺和骨架主体。对基于链码遍历的躯干端点的定位方法进行改进,扩展其遍历结构的搜索范围,克服了原有遍历结构在人体上肢运动幅度较大时,无法完成骨架遍历的问题。结合人体各部位长度比例关系,对四肢拐点进行定位,解决了传统最大三角形面积法在四肢曲率较小时,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提取序列图像中的动作特征。针对运动过程中关节点坐标不能准确表征动作特征的问题,采用加权归一化向量的形式表达动作特征。本文在VS2013和openCV环境下,对Weizmann数据库进行实验,实现了序列图像中人体骨架特征提取和关节点定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序列图像间加权归一化特征的距离,实现人体动作识别。并和基于光流法等方法提取的动作特征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提取人体动作特征,并对人体动作进行准确识别,识别结果优于其他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现代工业特别是航空航天、造船、汽车、石油及天然气储运、大型机械加工、涡轮机、发电机等领域,需要对各类零部件或大型结构外部尺寸进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又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价值追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现象,导致医疗行业人文关怀匮乏,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背离人道主义,医患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和谐进程。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源头———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素质高、医德好的合格医学人才具有重要
期刊
目的对深圳市2017年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进行病原溯源研究。方法对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清进行登革病毒IgM与IgG抗体、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用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荧光RT-PCR方法对其进行型别鉴定。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E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构建进化树。结果实验室检测3例本地病例登革病毒核酸及NS1抗原均为阳性。分离到的2株登革毒株与1株马来西亚输入
一实践教学在石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  实践教学是石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升华,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实践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因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石油高校人才培养不
期刊
以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反映矿井开拓、开采、通风、安全等客观条件的数据库、图形库,反映专家救灾经验的知识库,具有一定的辅助救灾决策功能的模型库,以及为各种模型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声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仿人机器人人工智能水平的进步,听觉系统作为人类感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由于声音具
图像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嵌入式系统以其体积小、低功耗、扩展性好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图像监控系统在价格、灵活性、可
对不完备数据的处理一直是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受噪声、人为错误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获取的数据常包含缺失值。数据的不完备性给聚类分析带
目的研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肝硬化患者对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
本文从沉积学、成煤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了煤中硫的分布规律,并详细阐明了煤中硫与成煤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煤中硫的赋存状况,不仅受成煤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其顶板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