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雪效应假说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该假说表明名义利率会跟随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一对一的变化,真实利率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受到任何影响。这样子的话,费雪效应的成立就以为着货币政策的中性。之前很多对于该假说的研究假设这种“费雪关系”呈现为线性特征,且并没有对其成立提供有力的证据。这就有了所谓的“费雪效应之谜(fisher effect puzzle)”。最近,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费雪关系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这也许就给解决这个谜题带来的新的机会。因此,本文就在这些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协整检验来考察名义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非线性关系是否成立。本文的第一部分,将会详细谈到该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费雪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非线性协整的研究进展。在那里,我们把非线性协整的模型大致分为了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基于残差进行的非线性协整检验。第二个方向是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非线性协整检验。第三个方向是协整关系存在非线性的模型与检验。最后,本文的实证部分考察了了七个OECD国家的数据。同时,依据央行政策实施的特点,我们运用Kapetanios等(2006)提出的非线性STAR误差修正模型与检验对着七国数据做了考查,得出这些国家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费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