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管—圆钢管混凝土焊接节点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结构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者之间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工程和大跨度桥梁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对圆钢管混凝土焊接节点的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目前尚缺乏了解和研究。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本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试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这两大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对广州新电视塔的钢管混凝土复杂节点在支管弯矩作用下的节点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随后对10个T型钢管混凝土焊接节点在支管平面弯矩作用下的节点抗弯刚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实体单元对节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节点抗弯性能进行了评价。对比空钢管节点,钢管混凝土节点在弯矩作用下的节点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有显著的提高。在一定的几何参数条件下,钢管混凝土节点在直至相连支管达到屈服强度之前,可以作为全刚接抗弯节点看待。此章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和比较依据,并校验了有限元分析的适用性。 ⑵从对节点变形机理的描述入手,说明了节点局部抗弯刚度的定义。对钢管混凝土节点抗弯刚度的影响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管径比、主管径厚比对节点抗弯刚度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壁厚比的影响较小;主管内填充混凝土能明显提高节点抗弯刚度,但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对节点抗弯刚度影响较小。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到T型、Y型节点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定义K型间隙节点抗弯刚度减低系数,给出了基于Y型节点的K型间隙节点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随后针对Warren型钢管混凝土桁架,计算节点抗弯刚度对其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全铰接模型假定确定杆件轴力具有足够的精确度;从偏于安全的角度,确定杆件的弯矩可采用全刚接模型,钢管混凝土桁架中支管的内力若要精确计算,应考虑节点抗弯刚度;结构整体挠度的计算可采用全铰接模型。 ⑶通过对7个钢管混凝土K型间隙节点的承载力试验,考察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空钢管节点相比,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受力性能、破坏模式有明显的差异;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承载力有较为显著的提高;钢管混凝土节点在丧失承载力之前的宏观变形特征不明显。采用实体单元对7个完成试验的钢管混凝土K型间隙节点进行了破坏的全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证明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数值分析是可行的。提出了钢管混凝土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准则。考察了不同边界条件、加载方式以及应变强化等因素对于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具有较好适应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⑷对钢管混凝土K型间隙节点进行了大量的有限元计算,考察节点各个参数对钢管混凝土焊接节点破坏模式和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管径比、主管径厚比对于节点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影响;间隙比和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到了钢管混凝土K型间隙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T、Y型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根据钢管混凝土焊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提出了承载力设计值的建议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繁忙。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一些运输企业片面地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使得公路超载现象屡禁不
再生混凝土是利用经过破碎、清洗和分级后的废弃混凝土块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是一种新型绿色混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兼具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极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然而,我国在结构设计中普遍重视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而忽视耐久性。这很容易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
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结构具有承载力高、耐火性能好和抗震性能优越等特点,在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火灾后结构的承载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旧建筑物被拆除重建为高层、超高层,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还有,据统计2015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了43亿t煤炭,既而产生了大量的粉煤灰废
拟建项目综合评价,是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家全局及企业的角度,对拟建项目的计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未来发展的前景。拟建项目综合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灾后的次生灾害如瘟疫、水灾等,给重建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设计方
学位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并逐渐显现出了其优势,但对结构振动的测试,尚缺少较为成熟可靠的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光纤
我国广阔的水域下方沉积着大量淤泥,为保证河道通畅和水质清洁,每年产生的疏浚淤泥数量十分惊人。为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采用疏浚淤泥为原料制成的改良土运用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