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煤矿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我国煤矿设备信息管理现状的深入研究,在分析了国内外不同行业可视化信息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方式建立我国煤矿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方法,并结合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煤矿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开发。  本文详细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在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与此同时,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支持下,设计了面向煤矿设备管理的煤矿设备可视化管理方案。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软件和开发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成熟软件进行集成开发的高效率、低成本技术路线,并对在Visual Studio平台利用ArcGIS Server组件开发软件技术作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在对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该矿的煤矿设备信息管理进行了分析整理。并以GIS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立煤矿设备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表示模型,将煤矿设备的众多信息以SQL Server数据库方式进行统一管理,使复杂因素定量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有机地构成统一整体,并采用B/S模式进一步建立煤矿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这一方法为煤矿数字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实践表明,基于GIS的煤矿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以机电设备为中心,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报废、租赁和维修等活动全程监管,使机电设备使用达到最优化和回报最大化。该项技术已在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常村煤矿的管理水平和推动了常村煤矿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厚油层非均质严重,存在低效循环的情况,开展了低效循环识别及控制层内低效注采与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在充分掌握喇嘛甸油田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方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通信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然后论述了当前我国通信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通信建设企业实施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针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同行业工作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通信施工;企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035-02  前 言  自1998以来,在中国电信业经历了二十年的快
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维修采用以零部件磨损理论为基础的定时维修,而不是以监控设备状态为基础的视情维修。长期以来建立一个完善的航空发动机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一直是一个迫切需
国外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运用和改进,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列车系统动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速度能否提高,而且影响到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既要
经过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后,中国高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列车运营速度的大幅提高对各零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转向架构架作为列车的关键零部件,既要求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