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义务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均衡发展的思想一方面体现出社会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观,一方面又体现出一种资源合理配置的理念。但在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在配置过程中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晋江市作为考察对象,通过深入研究公共产品理论和休斯的资源共享理论,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分析晋江市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以区域和校际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作为出发点,阐述了资金、政策等原因对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影响。文章的对策部分,则从政府问责、教育资源共享、绩效评估和推进晋江教育事业的发展入手。研究表明,当前晋江市的义务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办学条件城乡之间不均衡;师资队伍超编与缺人并存;城乡差距过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教育需求分布不均等,包括小学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局部资源配置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协调、镇(街道)产业特点加剧局部区域的资源不足、“择校热”加剧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等原因;其次是教育投入及配置制度漏洞,主要是投入机制不尽合理,镇、村居负担重,财政不堪重负、扩容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再者就是教育管理体制不到位导致。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首先是完善地区政策方面,将晋江市教育的发展融入到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建立均衡发展理念和资源共享体系;其次是教育经费科学配比;再者是从编内教师和合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完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