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CBCT确定呼吸运动靶区的不确定性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e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T和CBCT在不同设置参数下获取的运动靶区体积的变化,分析影响靶区体积的相关因素,并比较内靶区(internal tumor volume)ITVCT、ITVCBCT及ITV4D-CT的体积差别。  方法:第一部分利用QUASAR(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Advanced Radiotherapy)设备模拟呼吸运动进行模体研究,模体内有正方形立方体(体积为3×3×3cm3)模拟肿瘤运动。设置模拟呼吸运动的振幅(A)分别为0.5,1,1.5cm,每一振幅设20、15、10次/分三种频率(F),用AXFY来表示模体在不同振幅和频率下的运动状态。在每种运动状态下行不同速度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以及四维CT(four-dimension Computed Tomography,4D-CT)扫描,勾画出GTVCT、IGTVCT、IGTVCBCT、IGTV4D-CT,由于未考虑CTV,本文用IGTV表示ITV;计算出不同扫描速度、不同呼吸振幅条件下CT和CBCT确定的GTVCT、IGTVCT、IGTVCBCT靶区体积及中心位置,后两者与相应的IGTV4D-CT结果比较。CT扫描运动肿瘤靶区体积的准确率用IGTVCT径向长度(30±2)mm次数/总扫描次数来评价;CBCT所得的IGTV的准确率用IGTVCBCT径向长度为(IGTV4D-CT长度±2)mm/总扫描次数来评价。第二部分选取选取10例孤立病灶的周围型肺癌患者,按照本院临床扫描参数标准进行定位CT和CBCT扫描,按相同标准勾画IGTVCT和IGTVCBCT后进行体积的比较。  结果:CT扫描所得靶体积反映真实靶区大小的准确率仅为6.8%,三组振幅下,CBCT扫描的准确率在90%以上。定位CT扫描时间6.6s、12.8s、31.7s时的准确率分别为13.0%、3.7%和1.9%。GTVCT的体积与CT扫描时间、靶区振幅呈正相关;IGTVCBCT的体积与振幅呈正相关,和CBCT扫描速度无关。在运动靶区振幅为0.5,1,2cm下,模体GTV靶区中心位置的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18.9±2.75mm,683.2±3.22mm,682.9±4.83mm。在模体的不同运动状态下,IGTVCT均较IGTVCBCT大,P<0.001.10例肺癌病例中,8例肺癌患者的IGTVCT1比相应的IGTVCBCT体积平均增多35.27cm3,P<0.001.用体积重叠度(DSC)和体积差异(DEL)来比较二者体积,结果8例患者总体的IGTVCT和IGTVCBCT平均体积相似度仅仅为0.491661cm3,平均体积差异在60%以上。  结论:CT和CBCT确定呼吸运动靶区的体积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包括运动振幅大小、CT扫描的时间。CT快速扫描重建所得图像反映真实肿瘤体积的准确性低,且靶区中心位置具有随机性。IGTVCBCT能够个体化反映肿瘤的呼吸运动信息,稳定性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细胞体外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转染剂FuGENE6对细胞摄取寡核苷酸的影响.同时观察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宫颈癌HeL
目的:通过该研究:1)观察国产阿曲库铵粉剂的药物效能;2)确定阿曲库铵预注效应;3)观察在预注法中,哌库溴铵与阿曲库铵的非等效复合作用;4)观察三种给药方式中的不良反应.结论:
目的:(1)了解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特征。(2)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特点。(3)促进对酒精中毒性肌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1)建立
目的:对比术前短程放疗合并腹腔镜辅助手术与单一腹腔镜辅助手术中关于直肠癌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相关情况,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对腹腔镜辅助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及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观察丙泊酚与七氟醚对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5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ASAⅠ~Ⅱ级,年龄4~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组织Caspase-3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量变化,了解Caspase-3特异性肽类抑制剂AC-DEVD-CHO对新生鼠HIBD的治疗效果、最佳治疗剂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