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的频发所暴露出的社会矛盾促使政府职能部门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并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缓解社会矛盾的实力。突发事件一直是政府管理社会秩序、拉近政民关系、打造公共形象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微博盛行后,突发事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信息瞬间转移的能力使其在几分钟之内便可家喻户晓。如果说2011年是政务微博初始阶段,2012年是政务微博务实应用阶段,2013年是政务微博常态运营阶段,那么2014年应是政务微博深化管理创新阶段。政务微博要想在管理上有所突破,就要有一套严密的管理机制,其中,双向沟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完善政府与公众沟通策略的前提条件。而在现有的有关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运用研究之中,虽然大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公共危机中政务微博的疏导作用,但对于“如何去做”的研究还不多见。更多人关注的是政府利用政务微博去疏导危机情绪,而忽略了民众利用政务微博进行意见表达——即双向沟通行为。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论文主体结构上,全文按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双向沟通的现状与意义、存在的问题、双向沟通机制的构建及构建的难点等分为五个部分。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突发事件、政务微博和双向沟通的含义,并将信息双向传播理论、沟通的信息网络理论以及格莱斯合作原则理论引入到文章的分析中,作为理论铺垫;接着阐述了政务微博双向沟通机制的现状和意义,指出目前政务微博依然乏力的现状,强调了双向沟通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并从政务微博的现实表现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体权责模糊、微博联动滞后、政民互动不足以及微博用语不当等,提出这些问题背后折射的原因体现在法律、信息管理以及政务微博管理者等方面;分析完问题与原因之后再来探讨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双向沟通机制的构建,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政务微博双向沟通机制的前提条件设定、团队建设以及沟通流程的设计完成了政务微博双向沟通机制的构建,并从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形式五个方面对政务微博双向沟通机制的构建进行了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社会大环境下,双向沟通机制的建立依然有很多难题等待我们去克服,这些难点在短期内不易解决,却是双向沟通机制得以优化的突破口。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政务微博双向沟通机制的构建对于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优化该机制,需要我们在制度建设、人才支撑、线上线下互动和基层政务微博力量的增强等方面力求突破,如此才能让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掌握主动,有力地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