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与铁铜沟和汉诺坝深源岩矿包体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知识.综述了近十年来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的主要进展,包括样品分解、Re的分离纯化、Os的分离纯化,和质谱测定方法.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化学流程和质谱技术,详述了本实验室分析Re、Os含量较低的镁铁超镁铁岩的一套化学处理和质谱分析流程.鲁西铁铜沟中生代辉石-闪长岩中的深源包体样品包括10个橄榄岩和1个二辉岩.根据Re-Os同位素特征将橄榄岩包体分为两组:组B包括1个方辉橄榄岩和2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辉石岩包体样品包括14个铝质辉石岩、3个铬质辉石岩和4个石榴辉石岩.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为:Re含量0.035~2.757ppb,Os含量0.014~4.508ppb,<187>Os/<188>Os为0.12934~2.26263,<187>Re/<188>Os为0.050~60.6.辉石岩包体的<187>Os/<188>Os和<187>Re/<188>Os变化范围之大,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显著不同,反映了两者有不同的成因机制.对汉诺坝的8个巨晶体(其中橄榄石两个,含钛磁铁矿、石榴石、单斜辉石、歪长石等各一个)和女山的2个单斜辉石巨晶体尝试了Re-Os同位素分析.
其他文献
在100km以上深度形成的柯石英和金刚石能在超高压岩石出露地表后仍保存下来而没有因降压相变,说明超高压岩石必定是以非常快的速度从地幔折返到地表.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一快
该论文重点探索珊瑚中所包含的代用指标示踪环境信息的方法,解释古环境的变化,并完善TIMS-U系定年方法.1、应用显微光密度仪,在珊瑚的X射线负片上沿主生长轴自动读取影像密度
小秦岭地处华北地台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地之一。从地层和岩石上看,小秦岭地区具有典型的地壳双层模式,其基底是太古代太华群,盖层为沉积岩类和火山岩类。从构造格局上看,北
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首次在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粒度指标的系统分析并首次在本区使用磁化率分析,获得了大量数据,取得较好的结果。结合野外考察,通过岩性、粒度和磁化率的时间和
本文以模拟试验和地质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分析沉降、抬升过程砂泥岩孔隙度、渗透率、压缩性、密度及裂缝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地层压力的演化及特征。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 1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石进行了C、O和Sr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对超高压岩石的同位素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其结果对扬子板块俯冲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提供了制约.所研究的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