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互动关系的角度,以广州、深圳、东莞、顺德和南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分阶段分步骤探讨一个全新的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同经济规模的前提下,何种城市化模式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福利。 第一章先界定城市化模式的概念,评述国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然后概述全文的研究设计。 第二章首先分析世界城市化的一般模式,然后从投资模式、经济增长模式、外来人口聚集模式三个方面探讨珠三角城市化的多种模式。其中,深圳、顺德为典型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东莞、南海为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广州处于二者之间。 第三章首先介绍世界城市化一般模式对于外来人口的影响,其次概述珠三角外来人口城市化水平调查万法,然后逐一分析在这些模式的影响下,珠三角外来人口可能城市化水平、实际城市化水平与意向城市化水平。发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的东莞、南海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的广州、顺德,其外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几乎是不相上下。 第四章对比分析在这些模式的影响下,珠三角五个城市户籍人口生活水平、工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水平。发现在经济规模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涌入大量外来人口的东莞、南海,其户籍人口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甚至略高于外来人口较少的顺德。 第五章比较深入探讨了珠三角城市化模式偏离世界规律的表层因素与深层机制。其中,中国典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国在世界产业体系中的依附地位是决定性因素。 第六章提出为提高城市化模式人口聚集能力而必须注意的六个关系。其中,产业升级与产业扩充、扶持大企业与发挥中小企业、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是尤其注意的几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