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毒副作用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j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辅助化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而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对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也并不清楚。不同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后产生的毒副作用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探索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对结直肠癌化疗疗效的影响并寻找影响化疗相关毒性反应产生的危险因素,对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提高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研究转氨酶升高和白细胞下降两种常见的化疗毒性反应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无瘤生存的影响以及导致其产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1.收集我院普外科2003年2月到2010年11月期间共222例II、III期并接受手术后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行随访。  2.采用ROC曲线分析化疗后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肿瘤复发的价值及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化疗后转氨酶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结直肠癌无瘤生存的关联,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化疗后转氨酶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通过Kaplan-Meier分析(P=0.379,0.668)及COX回归分析(P=0.138,0.263)化疗后转氨酶升高与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的无瘤生存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白蛋白、CEA、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分化均与转氨酶升高不相关。  2.ROC曲线分析发现化疗相关淋巴细胞计数(AUC=0.599,P=0.024)与结直肠癌的复发相关,而中性粒细胞计数(AUC=0.456,P=0.315)则不相关。预测结直肠癌化疗后复发最佳临界值的淋巴细胞数值为0.66×109/L。Kaplan—Meier分析(P<0.001)和COX回归分析(HR,2.294;95%CI=1.241-4.240)显示化疗相关淋巴细胞减少低于0.66×109/L与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治疗前CEA>10ng/mL(OR,3.431;95%CI=1.471-8.003)是化疗相关淋巴细胞低于0.66×109/L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化疗相关淋巴细胞低于0.66×109/L可对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也是部分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复发可能的原因。治疗前CEA>10ng/mL是化疗期间淋巴细胞低于0.66×109/L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化疗相关转氨酶升高及中性粒细胞下降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背景】缺血性卒中是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一项常见疾病。如何对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神经功能康复,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丰富环境可促进脑梗死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SWI、3D-TOF-MRA、FLAIR、DWI、CT)对于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主要责任血管内栓子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50例经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电集团医院及第四军
记得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快快乐乐地吃完晚餐,老爸还没吃饱,就去煮面。我吃饱喝足后,独自在旁边看电视。妈妈正要上木梯,见我啥事没有,就吆喝着说:“摊子不要啦?还不快去看着!”“需要我扶着梯子吗?”我问。“哎呀!扶什么,快去守着摊子呀!”妈催促我说。我只好出去了。  我仰望,天空好美呀!深蓝的天空挂着明月,星星在天上眨巴着眼睛,田间的青蛙“呱、呱、呱”在开联欢会。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忽然一声“咚”的声响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PHC)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也是高发地之一,早期首选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发现时多进入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目前治疗原则
目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lcohol-induced ONFH),是一种主要由股骨头软骨下区及股骨头前侧和上部血液供应中断而导致的以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索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以便于脑梗死的疾病防治;证实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发现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