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主要发育褐煤及长焰煤,蕴含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为中国低阶煤层气资源重点勘探目标区。但由于该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煤层发育条件比较复杂,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机理认识不清,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部署增加了难度。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含煤区基础地质、成煤环境、煤储层发育特征以及控制因素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开展煤层气资源计算,并建立煤层气有利区优选评价体系。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准东地区位于克拉美丽山与博格达山之间,在多期构造运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凸凹相间的“棋盘”状构造格局。盆地构造演化及现今构造格局对该区煤层发育以及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显著。燕山运动以来,准东地区在周缘挤压和压扭应力场作用下持续隆升,较浅的埋深导致煤层煤化作用程度较低,热成因生烃作用严重受限;此外,后期构造抬升作用造成含煤层系盖层剥蚀严重,不利于煤层气富集保存。(2)准东地区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与八道湾组的宏观煤岩类型及煤变质程度均差异较大,且前者煤岩孔隙类型以大孔为主,微小孔基本不发育,后者则以微小孔为主;较大的孔隙直径及相对较浅的埋深导致西山窑组煤孔渗条件优于八道湾组。此外,八道湾组煤岩兰氏体积大于西山窑组,但兰氏压力值却相反。(3)基于准东地区煤层气成藏地质控制作用,并结合相应的煤层气成藏实例分析,建立了三种准东地区煤层气富集成藏模式,分别为南部山前带富集模式、深部凹陷富集模式以及开放斜坡逸散模式。(4)利用体积法计算求得准东地区西山窑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596.82亿m3,可采资源量1223.43亿m3,地质丰度0.45亿m3/km2,可采丰度0.34亿m3/km2。此外,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对煤层气选区关键要素进行定量排序,建立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优选该区西部地区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