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间间隙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微坑阵列试验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良好的微坑阵列结构能够减磨降阻、提高传质传热、改善液体流动状态。电解加工因具有不受工件材料性能限制、无残余加工应力、无热再铸层等优势,是在金属表面加工微坑阵列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非粘结型活动掩膜电解加工加工精度高、掩膜可重复使用,在金属表面微坑阵列制造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针对非粘结性活动掩膜电解加工中存在的掩膜贴附困难、在非平面应用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掩膜的极间间隙柔性多孔物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方法。实验证实该工艺方法可在金属表面成功制备出微坑阵列。本文在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极间间隙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微坑阵列技术”、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高性能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与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金属表面微结构特种加工技术”等项目基金的共同资助下,进一步对所提出的新工艺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以期探明主要工艺参数与电源参数对微坑的加工效率与加工质量的影响并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主要研究内容为:(1)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极间间隙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微坑阵列技术的可行性,研制了专用的电解加工装置。(2)实验研究了直流条件下电压、掩膜孔深径比(h/d0)、原始加工间隙(H)、压紧力(F)对加工微坑效率与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提高微坑加工效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h/d0=0.2、H=2mm、F=10N;提高微坑加工均匀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h/d0=0.2、H=1mm、F=50N;微坑廓形不一,形貌主要为螺旋纹理状。(3)实验研究了脉冲参数(脉冲周期T、占空比q)对加工微坑效率与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加工效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T=80ms或T=120ms、q=0.6;提高微坑加工均匀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T=80ms、q=0.2或q=0.6;微坑廓形以浅盆状为主,形貌为底部光滑、边缘粗糙。
其他文献
技术和制造工艺的不断革新极大的改善了产品的质量。普通的寿命试验很难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产品可靠性信息。为了快速获得产品的可靠性信息,人们提出了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并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已成为加速寿命试验的两大关键问题,本文我们主要关注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试验设计。在加速寿命试验前期的研究工作中,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但是绝大部分的试验设计理论过于复
对于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教育理论创新的难度令人望而却步.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已有的理论或经验,演绎自己的教学故事却不是多难的事.本文以练字课为例,我从内容到形式
基于互联网经济转型和信息技术浪潮下的创新创业活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论文利用上海互联网新创企业数的截面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互联网新创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区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时序变化上,互联网创业在2010年后进入活跃期,行业分布与全国创业形势及上海产业导向相一致。②空间演变上,整体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异特征,企业高度集聚于中环线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