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侧管式耐冲击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海上交通日趋繁忙,海洋平台数量越来越多,船舶碰撞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损失。船舶碰撞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在开展,各国学者相继进行大量研究。基于管式结构具有较高的强重比和吸能效率,将管式结构应用于舷侧结构探讨舷侧结构力学性能变化是一个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归纳概述管式结构和船舶防撞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基于此提出了三种管式夹层板,并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管式夹层板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变化后碰撞力、能量吸收等变化趋势;用三种夹层板代替单壳船舷侧外板和肋骨,分析了新式舷侧的耐撞性;设计出新型纵桁--齿型纵桁结构,并应用于双舷侧结构,分析结构力学性能变化;最后将管式夹层板和齿型纵桁均应用于舷侧结构,形成新型管式舷侧结构,全面评估其耐撞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广泛阅读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船舶耐撞结构的设计方案及管状结构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学习了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对ABAQUS动态响应分析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和分析流程进行消化吸收。(2)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椭圆管夹层板的有限元模型。讨论了夹层板的设计准则、建模方法、网格尺寸和能量守恒,为进一步开展夹层板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3)建立圆管夹层板、椭圆管夹层板和IO型夹层板模型,通过改变夹层板结构面板厚度、夹芯壁厚度及夹芯层排布方式,分析结构吸能、碰撞力及比能的变化规律。(4)在结构重量基本相等的前提下,将普通船体加筋板架等效成圆管夹层板、椭圆管夹层板和IO型夹层板,并将它们用于传统舷侧结构;对比分析传统结构和新式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研究表明:在质量基本相当的前提下,三种舷侧结构能更好的抵抗冲击载荷,耐撞性能均显著增加;相同工况下IO型夹层板效果更优。(5)以增大结构参与变形的范围为思路,设计出齿型纵桁并进行数值仿真,选取三个典型位置与传统双舷侧结构对比分析,得出在1、2位置时结构耐撞性较好,在3位置时耐撞性未发生显著变化。(6)将管式夹层板和齿型纵桁同时应用于船舶舷侧结构,形成三种管式舷侧结构,将新型结构和传统结构做比较,得出新型结构能较好的防护船舶结构的结论。
其他文献
当今全球经济持续升温,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水运对于运输大量货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球货物流通中的地位不可或缺。而船舶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不可预料的海损
学位
滑行艇作为水面高速艇的代表艇型,在近海巡逻、海上救援、海上快速运输、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速滑行艇在滑行状态下艇底会产生明显的喷溅,并形成喷溅阻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数字化给了电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新的数字电视广播平台可以开展更多更诱人的服务,比如高清晰电视、Intern
Cu(In,Ga)se基薄膜电池由于其高效率、稳定性等特点,成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薄膜电池之一.其中黄铜矿结构(CH)四元化合物CuInGaSe(CIGS)、Cu(In,Ga)Se和Cu(In,Ga)Se等有序缺
大型水下运载器由于其在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多国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到其研究和开发中。就目前而言,大型水下运载器
钢框架结构在多、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各种工业建筑结构(包括海洋平台结构、电厂锅炉支撑结构、矿山采矿井架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相比,钢框架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大、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构件截面小等优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钢框架结构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成为我国主要的结构体系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非线性钢框架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非线性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船用柴油机废气排放中所含的有害污染物质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柴油机缸内的气流运动和燃烧过程对整机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
随着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向未知领域如医学领域、深海探测和航空航天领域等方向发展,在未知环境下解决避障路径规划问题为多移动机器人系统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没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