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是从社会学视角探究浙江省创业者的背景特征,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践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实践是场域、资本和惯习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惯习指的是个人持续性的、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该系统的形成和个体之前的社会历史经验相关,并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指的是个体从家庭或者学校等渠道实际获得或潜在拥有的资源。背景特征在本文中包括人口学信息和家庭背景。动机指的是产生某一行为的目的或者心理原因。创业动机包括保障导向,控制导向和成就导向。创业绩效指创业者的一系列行为和创业成果,其包括获利性绩效和成长性绩效两部分,可作为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执行指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四个研究问题:创业者是谁?他们有什么创业动机?他们的创业绩效怎么样?创业者的背景特征,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和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访谈。定量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创业动机在家庭阶层和创业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或者说家庭背景的重要指标即家庭阶层可以通过创业动机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且创业动机比家庭阶层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大。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暗示强烈的动机可以减少个人背景特征在绩效中的影响力。 定性分析表明创业者的背景特征,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比人们所想的更为复杂。家庭背景特征对创业者具有影响力。家庭资本会影响创业者惯习的生成。原生家庭的资本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也直接或间接决定创业者早期所能继承的资本种类和数量。惯习和资本进一步影响创业实践并且最终表现在创业绩效上。大多数创业者受到物质动机的驱动开始创业,但也不乏因追求自由和理想等精神动机的创业者。在文化话语研究中,话语被定义为基于历史和文化的交际事件或活动(施旭,2014)。 在本文中,话语分析表明创业动机的背后蕴含着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和家文化。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也许会增强,减弱或者甚至消失,相应地也会影响创业绩效的变化。虽然创业动机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很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阶层影响的惯习和资本会影响动机。 因此,创业动机在家庭阶层和创业绩效之间发挥了有限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