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城市更新运行机制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更新”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初始意义上的更新源自从诞生之日起,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断进行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产生了强大的科技和物质推动力,使人们对城市的规划和布局、人居环境的改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的认识都超过了以往,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城市更新的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适应,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实践的不断检验和推动下,城市更新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摆脱了当初的对于城市更新简单化的定义后,城市更新被认为是城市内部多种因素复合驱动的过程,其中既有政治、经济也有文化、社会因素。而城市更新的内容也从单纯“硬性”的物质和形体更新扩散到社会文化网络、邻里关系乃至人们的心理认同等“软性”更新。本文在过往城市更新研究的认识和总结基础上,以机制设计理论为理论工具对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除去绪论外,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渊源、其基本理论概括以及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城市更新运行机制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接下来,本文通过机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当前中国城市更新运行机制中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过程。具体来说,主要就利益主体及其互动关系、城市更新现象下的驱动力以及城市更新的决策及执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第四章,以当前城市更新运行机制的失衡问题为出发点,就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运行机制中暴露出来的信息失衡、激励问题、利益分配冲突、评估过程失效、以及其他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本章的重点在于揭露城市更新运行机制失衡的原因,为以后的优化管理找到根源。第五章,本文在上一章节机制失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管理的策略,主要从社区参与、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城市更新目标的设定、辅助手段、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以及对于“公共性”的回归这几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分析城市更新的运行机制。以新的理论工具作为方法论,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机制的特性并有能力将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其次,立足于我国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实践情况,通过原因要素分析,指出城市更新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共性的缺失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漠视。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高效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食品添加剂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之一是,社会分层的趋势日益明显,底层问题也由潜隐状态上升至地表。为了能透视底层生活
航空旅客责任保险是航空运输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其是否具有强制保险的性质,体现为不同的立法例,我国立法应基于对航空旅客的充分保护将航空旅客责任保险规定为
自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财务连锁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实证数据表明:财务连锁董事抑制企业的盈余
本文对吉林省国债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和全面分析,正确估价积极效应,揭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管理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 3 0家样本企业调查 ,分析了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措施和实际效果 ,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进行了探讨 :股份合作制在实践中采用很少 ;企业改制普遍遵
<正>《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338条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即"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企业在采购中,应针对不同的采购目标和市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供应源战略。单一供应源战略下,与一个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可以降低间接成本;多个供应源战略下,多个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发频繁,世界各国都在通过不断发现自身的优势竞争力来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沟通,从而提升本国的整体综合实力。同时,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国际贸易合作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外资银行的强势业务与国内商业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