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业化背景下村庄共同体的变迁——以湖北省W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lcl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庄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的群体,工业化和现代性的外部作用使传统的村庄共同体逐步走向衰落和瓦解。本文通过以一个偏僻的山区村庄W村为个案,试图探索W村在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不断走向衰落的表现与原因,通过回忆这个传统而封闭的村庄共同体的变迁历史,再现了这个贫困的小乡村为改变自身面貌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牺牲代价。通过个案研究发现:W村共同体的衰落主要表现在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的衰败、村民集体意识和村庄文化认同感降低和乡村舆论监督功能削弱的方面。通过社会变迁理论分析村庄共同体走向衰落甚至瓦解的因素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村庄产权结构的调整、社区功能的缺失。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中,村庄共同体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甚至是解体。  文章以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考察农业合作化时代、人民公社时代、村民自治时代再到市场经济改革时代下的村庄共同体的社会变迁来探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阶层的变化。运用社会变迁理论视角分析了村庄共同体衰落的过程及原因。村庄共同体对市场经济的过渡依赖,生活与生产空间的分离,都市价值观和理念的渗入,教育医疗资源的缺乏及资源与环境的冲突是造成村庄共同体衰落的主要因素。同时文章从功能理论视角分析讨论了传统村庄共同体向开放的现代村庄社区的转型,从该角度探讨了村庄共同体进行重塑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这样的现实命题。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村民自治和民主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税免除,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更加优化,农村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土实践中,合作社成为弱势经营者为改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作为维护村庄共同体存在的重要载体,村落公共空间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村民公共生活的重要
通过介绍项目设计创新、设计成效以及示范效益,总结了神宜生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设计成果,以期为公路建设的科技环保技术发展提供示范经验与方法。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和经商的农村劳动者数量不断上升,且年龄结构日趋于年轻化。而这部分年轻化的农村劳动者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1.5
学位
2011年11月27日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儿童应该是社会一切福祉的最先享受者,一切灾难的最后蒙受者。”流浪儿童作为儿童中的特殊弱势群体,更需要也应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能通过自身的学习,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解决问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集设计、科研、施工、建筑安装为一体,具有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共有下属企业50余家,自有职工约2.7万人,年
社会秩序一直是社会学的核心课题,迪尔凯姆在研究社会秩序时指出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对于中国而言,社会的集体意识与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息息相关。了解过去儒家思想与
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制曾经是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单位组织是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一种主体形态。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曾经作为我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