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中的“富二代”形象建构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媒体“富二代”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量化研究,以框架理论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媒体中“富二代”相关报道,标题与内容关联度低,而且大量使用宏观原则,如删略、概括、组构。在议题选择上,反映富二代“工作事业”和“教育培训”的报道寥寥可数,而“娱乐明星”“违法犯罪”“消费市场”议题体现了“富二代”不思进取、无视法度、荒淫挥霍的形象特征。“富二代”相关报道的新闻来源具有多样性,其中“记者编辑”成为各个议题的主要信息来源,“富二代及亲朋”作为信源的样本量不到样本总量的一成。从报道要素来看,媒体对事件的背景和评论的报道篇幅远远高于对主要事件本身的报道篇幅。统计样本使用的形容词,发现中性形容词和褒义形容词出现的总数不及贬义形容词,排在贬义形容词前三位的是挥霍浪费、绯闻缠身、为富不仁。同时文本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且根据议题不同,善用特写、抽象符号、漫画等方式表达画外音。网络媒体呈现的“富二代”形象与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网络媒体和大众心理息息相关。网络媒体要想还原“富二代”的真实群体形象,就必须减少通过标题博取关注的行为,提高文本与“富二代”的关联程度,议题选择上更为全面,消息来源上更多地让富二代及其亲朋好友发声,在新闻文本中更多地呈现主要事件的经过细节,并在具体的字词使用上注意平衡,从根本上建立一个中立、客观地反映“富二代”媒介形象的新闻框架。
其他文献
当前,互联网己深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网络科学传播快速发展,是今后做好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抓手。   根据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等的不同,网络科学传播在
学位
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碎片化,社会的基本单元逐渐从“单位共同体”转向社区共同体,市民阶层逐渐成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离自己越近、与自己关系越密切的新闻,越感兴趣,社区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