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小鼠-KKAy(KK/Upj-Ay/J),研究强胰降糖胶囊(Qiangyi Jiangtang Capsules,QJC)对KKAy小鼠血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高脂饲料饲养KKAy小鼠诱导形成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以空腹血糖值≥7.8mmoL/L,并伴随有对外源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者为成模标准。成模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组和QJC低中高剂量组。以0.5%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配制二甲双胍和QJC,二甲双胍灌胃剂量为0.25g/kg,QJC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0.6g/kg、0.9g/kg和1.35g/kg,灌胃溶液每天现配现用,每天上午按10ml/kg灌胃1次,共9周。每周测定一次血糖血脂,灌胃2周时测定蔗糖耐量,灌胃4周和9周时测定葡萄糖耐量,灌胃9周后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立即取胰尾和肾脏固定,做病理切片,HE和PAS染色后观察胰岛和肾脏的损伤情况,其余胰腺部分冻存,解冻后的胰腺做成10%的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QJC低剂量组(0.6g/kg)和QJC中剂量组(0.9g/kg)灌胃给药第2周,动物血糖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灌胃2周以后,QJC各组血糖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给药前相比一直有降低趋势。2.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模型组动物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给药9周时QJC各组空腹血清胰岛水平与模型组比较,QJC低剂量组(0.6g/kg)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JC中、高剂量组(0.9g/kg、1.35g/kg)与模型组比较水平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QJC高剂量组(1.35g/kg)水平低于QJC中剂量组(0.9g/kg),整体呈现剂量依赖性。灌胃给药9周时模型组动物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QJC三个剂量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3.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灌胃给药2周时蔗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只有QJC各组120min血糖水平降低到O min水平以下;灌胃给药9周时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QJC三个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糖负荷后,血糖的升高幅度明显减小,各时间点的血糖差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JC高剂量组(1.35g/kg)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也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灌胃给药1周后,QJC低剂量组(0.6g/kg)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一直低于模型组,第2周和第7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给药2周后,QJC中剂量组(0.9g/kg)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一直低于模型组,第6周和第7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胃3周后QJC高剂量组(1.35g/kg)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一直低于模型组,第7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JC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略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SOD、MDA和TNF-α的影响:模型组MDA水平高于正常组,模型组SOD水平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QJC各组匀浆液MDA和TNF-α水平降低,匀浆液SOD水平升高,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6.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胰腺病理学的影响:模型组胰腺组织出现明显充血水肿,胰岛分布稀疏,胰岛坏死等病理现象,QJC各组相对于模型组的上述病变情况要轻,呈现剂量依赖性。7. 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肾脏病理学影响:模型组肾脏组织出现肾小管萎缩和再生,肾小球系膜增厚和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现象,QJC各组肾小球及肾小球系膜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肾小管均未见异常。结论:1.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其降糖机理与增加葡萄糖利用度密切相关。2.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3.QJC对KKAy小鼠的血脂有改善作用。4.QJC对KKAy糖尿病小鼠胰腺和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