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希望能够遏制“白色污染”给我国带来的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当中。吉林省响应国家号召,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布《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聚乳酸生物基产品这一专业化名词逐步进入到公众视野,吉林省也成为全国首个从“限塑”到“禁塑”全面升级的省份。在吉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吉林大学、应用化学所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引导下,以“可降解塑料”为主的聚乳酸产品不断走下生产线,进入全国市场。对吉林省的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吉林省以聚乳酸为核心的生物产业发展迅速,成立了全国首个聚乳酸产业园区——生物(材料)制造产业创新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聚乳酸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相继在该基地落户,其中以中粮聚乳酸项目为代表。吉林省的经济在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在吉林省聚乳酸产业取得了较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产业发展不相平衡的是产品质量的差强人意与质量监管机制的缺失。纵观全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产品质量在全球经济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好的产品质量能够为企业品牌带来良好的附加值,是企业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保持优势的先决条件。吉林省具备发展聚乳酸产品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应化所等科研机构掌握着聚乳酸生产的核心技术,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因此,只有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与机制,才能使产业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更好的结合吉林省内部的相关省情市况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更好更有效地开展质量监管工作,使质量监管理念深入人心等等。聚乳酸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关于其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基于政府规制和新公共服务的视角,阐述了产品质量监管的基础理论,为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提供理论依据;探讨吉林省目前聚乳酸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再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化工产品质量监管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提出完善吉林省聚乳酸产品质量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求推动吉林省聚乳酸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并为其他省份乃至其他国家今后发展聚乳酸产业时在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建设方面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