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名士气”这一角度对郁达夫其人的精神气质及其流变过程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解读。纵观郁达夫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无论是青年时期的放达,中年时期短暂的隐逸还是在之后抗战时期为了民族的危亡而献出生命的超越都显现出了强烈的名士色彩。
但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中国的郁达夫,不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大量接收了西方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得郁达夫的名士气具有了有别于传统文化中名士气的新的内涵。同时也因为时代观念的变化,郁达夫的名士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同传统文化中对名士气意义的界定有巨大的反差。郁达夫享有的不是名士风流的盛誉,而是背负着名士气质的非议。郁达夫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实践着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展开了对社会和政治及民族和世人的艰难的拯救。在实现自己作为社会良知的文人价值的同时,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始终困扰着郁达夫,于是他又不得不在纷繁的世事中对自我展开无力的救赎。
中西文化在其体内的碰撞使得郁达夫在行为方式和内在思想,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挣扎、彷徨,再加上其自身的悲弱纤敏的气质,使得他即使是在对外界和自我的拯救中也体现出无奈的沉沦色彩,从而使他的人生和作品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郁达夫及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悲弱怯懦、情爱追求、英雄气魄正是其拯救意识下的名士气三个不同侧面的悲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