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屈光回退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24只眼)LASIK治疗后屈光回退者,在原角膜瓣上行LASEK治疗。术中制作角膜上皮瓣时,注意保护原角膜瓣,20%乙醇浸润角膜上皮的时间约为18-25秒。术后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瓣及角膜基质层间反应,视力,屈光度改变,角膜Haze,屈光回退,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较轻,角膜上皮瓣对位复贴良好,角膜上皮瓣轻度水肿一般3天消失,未见明显角膜基质反应,视力于术后7-14天可达最佳矫正视力,术后6月时平均屈光度为(+0.05±0.33)D,术后角膜Haze发生率较低,程度均较轻,未发生屈光回退、激素性高眼压及继发性圆锥角膜。结论:1.LASEK治疗LASIK术后的屈光回退安全可行,特别适用于角膜瓣下剩余基质厚度较薄的患者,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Epi-LASIK是较新的手术方式,虽然有较多的优点,但是不适宜用作LASIK术后的二次治疗。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妇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为多数学者接纳的仍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即认为子宫内膜细胞随经血逆流至盆腔并种植、
目的:调研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和腺肌症(adenomyosis,AM)中的分布,推测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背景资料及研究目的: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好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已成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课题之一。真实、客观地判断妊
背景和目的: 成熟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受到诸如缺血等原因的损伤后由于缺血中心大量神经元的死亡,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系统具有再生的能力,但是中枢神经系统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