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工编织服装是一种具有历史价值与流行价值的服饰。在历史层面上,许多考古资料表明,人类在史前时代的数万年前已懂得运用藤、麻、树皮、动物皮毛等天然纤维材料,作为编结网罟、捆绑他物或保暖遮体之用。其后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可用的纤维种类不断增加,和纤维的加工制作技艺不断扩充与精进,促使人们逐渐编织出精致的手工编织服装。它从远古时期至今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与古人的生活智慧,又是人类物质劳动的成果与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其流行价值的层面上,纵观当下的时尚秀场,手工编织服装的审美取向走过了时尚的轮回,成为当下世界各大服装品牌炙手可热的设计热点。它一方面冲击了现代急速运转下所生产的批量化服饰,另一方面以独一无二的肌理感与突破传统的视觉感观征服了消费者的眼球,成为现代时尚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本文以“手工编织服装造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研究、访谈记录、案例分析等方法,确立以下的研究要点:一是从横向空间梳理与归纳手工编织服装的历史演变以及当下时尚价值;二是从纵向空间探析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美的构成因素,即材料与工艺,探寻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与手工编织服装造型之间的对接点;三是进一步从审美的角度总结手工编织服装造型审美的总体特征。研究表面:从表象到深层的内涵,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美学特征首先是离不开原生的物质层面(即:材料肌理美、工艺秩序美、视觉冲击美);其次是设计师或制作者通过手工所传达的匠心之美;最后升华到符合当下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审美情趣与个性化消费心理。通过这一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一方面充实、完善相关理论的空缺;另一方面引发人们对传承与发展手工编织艺术的深思,同时剖析出手工编织服装当前流行的奥秘以及其背后的消费形态,从而开拓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促使其广阔地应用于社会各个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