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它已经不间断地发展了3600年,它作为一种书面的语言交际符号不仅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载负了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更是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又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教学,所以学习好汉字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如今中学汉字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校根本不重视汉字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学校这种态度直接导致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分配给汉字教学的时间有限,教授方法单一,课堂形式死板。学生学的更是僵硬,往往是对单个汉字的机械记忆,只记住字音或字形,把原本是音形义三者于一体的汉字分裂开来记忆。导致学习汉字的结果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音、形、义联系不到一起。这种情况下学生记忆中的汉字很快就会随时间延长被遗忘。现实中的种种原因造成了今天汉字教学的高耗低效的现状。从小学开始到中学,我们花了十多年学习汉字,结果却是不尽人意。中学生阅读时还是存在大量不认识的汉字,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错别字还是层出不穷。《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目标,可是我们目前的教学现状连最基础的掌握识字目标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大纲中对汉字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在识字与写字的基础上,理解汉字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以此达到使学生热爱文字,热爱祖国,并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操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对中学的汉字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文章以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视角,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层面主要探讨了中学汉字教学的重要性的理论依据,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掌握现行中学汉字教学的现状,分析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原因,最后探寻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方法。本文共四章。第一章对中学汉字教学所处的重要地位进行理论上和现实意义上的阐述。第二章对现在的中学汉字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掌握中学汉字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三章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第四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寻找解决中学汉字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