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间隔层保护装置的站域保护方案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和交直流混合超/特高压互联大电网的发展,以及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仅利用本地信息的三段式传统保护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通过引入多信息来改善和提高传统保护的性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研究传统保护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间隔层保护设备的站域保护构成模式,利用保护设备上传的保护逻辑信号,实现基于逻辑判断的站域保护方案,最后以浙江嘉兴沈荡实际工程为依托仿真实现并测试了站域保护功能。以传统保护体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站域保护构成模式,将现有间隔保护装置输出的保护逻辑信号和开关状态信号按照IEC61850标准,通过GOOSE网络上传至站域主机,再由站域主机根据各保护设备的保护动作信号对站内故障进行快速、准确识别,最终通过GOOSE网络向智能终端下达跳闸指令,完成站域保护功能。该保护模式对现有智能变电站标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也符合现场运行维护人员的需求,还可在站域主机故障或通信系统中断等极端情况下,完成向现有保护系统的自然蜕化。利用间隔层保护设备上传的保护动作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判断的站域保护方案,包括变压器保护逻辑、高压母线保护逻辑、中压母线保护逻辑和低压母线保护逻辑。各保护逻辑使用被保护元件两侧的保护动作信号进行故障识别,使用被保护元件的远后备保护动作信号对故障判断结果进行校核,消除个别保护元件误动作对故障判断结果的影响。各保护逻辑之间互不依赖,可分别单独执行,满足实际工程的测试和检修需求。以浙江嘉兴沈荡片区实际工程为依托,首先在RTDS仿真平台中搭建了电网系统模型,并利用CBuilder开发并配置相应的间隔保护模块和站域保护模块,然后对本文所提站域保护方案进行了不同故障点、不同故障类型的实时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准确识别站内故障,并在站外发生故障时可靠不误动。
其他文献
动车组车顶高压隔离开关是保障动车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器件,起着电气绝缘和隔离电压的作用。尽管电压等级仅为工频25kV,但车顶空间狭小,设备众多,绝缘子结构高度有限,在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二孩政策放开、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家政服务业已成为服务业中一个规模较大并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随着家庭对优质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长期存
期刊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背景之下,大数据技术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改变,将其应用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成为了大势所趋.社会竞争中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原有的人
期刊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高校的就业指导也直接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目前而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由行政部
期刊
进入21世纪后,能源与环境危机日益显著,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风电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少的影响。调峰是电力系统维持有功功率平衡、保持系统频率稳定、适应用电负荷的变化一种措施。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多以大型的燃煤火电机组为主,因此调峰电源较为匮乏。高渗透的风电并入电网,使得调峰问题与系统消纳风电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为分析高渗透风电并网对系统调
最近几年,国内经济蓬勃发展,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概念迅速兴起。城乡居民水、电、气、热用户表人工抄集、分散抄集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也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企业的运营效益。现阶段,促进水、气、热、电等多种生活必需能源的远程自动抄表采集,实现多表合一,成为能源供应单位发展的重点方向。本论文紧密结合现今抄表系统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将水表、暖表、电表和气表四者融为一体的自动抄表控制系统的设计。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