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干预实验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了预防或减少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事件的发生,对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暴力、体育暴力、干预等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学校体育暴力进行界定和等级的划分,并对学校体育暴力的发生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筛选出体育暴力发生率较高的实验学校,运用《青少年体育暴力量表》在实验学校中进行目的性抽样,选取四个自然班,并对班中体育暴力量表得分值较高的学生以班进行分组,随机对四组进行体育暴力的认知、情绪、综合和对照干预处理,干预时间12周。对四组前测数据进行同质性检验,对四组实验前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四组实验后测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综合干预组的体育暴力量表得分显著下降,其次是认知干预组,情绪干预组和对照组体育暴力量表得分下降不显著。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从学校体育、暴力和青少年体育暴力等层面进行梳理总结,将学校体育暴力界定为在学校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中,个人或群体有意对他人或财物进行伤害或损坏等违反校规、校纪,造成他人身体、心理或财物上伤害或损失,影响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行为。  (2)结合法律中关于伤残等级划分标准,根据体育暴力事件造成不同程度的后果对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进行五个等级的划分。  (3)将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的发生分为四个阶段,即预防阶段、危机阶段、爆发阶段和恢复阶段。  (4)通过实验干预能有效降低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倾向,其中综合干预方案对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倾向的干预效果最明显;认知干预方案对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倾向的干预效果次之;情绪干预方案对中学生学校体育暴力倾向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工具的修编,通过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对自编《运动情境中的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和修编《运动领域完美主义量表
摘要::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历来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隐痛”,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的“偏头痛”。让学生克服“偏头痛”的心理,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敞开心扉写最真最美的文字;巧妙取材成就佳作巧妙命题也会给文章大增光彩。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化写作  一、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一
本文为了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训练模式,通过积极借鉴“例中学”、“做中学”和反思等几种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途径的成功运用的经验,构建了基于数字微格的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的协
目前世界经济、政治、科技飞速发展,各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国与国的竞争体现在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又是高校里一个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