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的共同正犯的探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大陆法系共犯论中,共同正犯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者。依据共同正犯要实施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形成时间的不同,将共同正犯又划分为共谋的共同正犯、偶然的共同正犯和继承的共同正犯。作为共同正犯形态之一的继承的共同正犯是指在某一犯罪中,先行为者在已经实行了一部分实行行为之后,后行为者在明知该犯罪事实的情况下,通过与先行为者意思联络,以共同实行的意思参与了进来,共同或者按照分工单独实施了剩余实行行为,从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那么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后行为者对其参与之前的先行为者的行为及其造成的结果应不应该承担共同正犯的责任,即继承的共同正犯责任范围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德日刑法学界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观点针锋相对,存在着肯定说、否定说与限制肯定说等理论观点。然而在我国,由于共同正犯并非我国法定共犯类型,学界一般不采用共同正犯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共同实行犯,也正因为此,我国在继承的共同正犯研究上的滞后和相关理论上的分歧往往导致对此类案件认定上存在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了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大小。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对继承的共同正犯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继承”含义的解析和把握,以期准确界定继承的共同正犯的含义,明确继承的共同正犯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通过对作为主观条件的“共同实行的意思”和作为客观条件的“共同实行的事实”的重新界定和成立时相关问题的把握,准确定性继承的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第三部分:简单介绍关于责任范围的肯定说、否定说和限制肯定说三种对立学说,在着重分析三种学说各自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判例的引用与分析,找出各自学说存在的利与弊。第四部分:通过对现有适用限制肯定说的各种例外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限制肯定说的肯定及其完善,即限制肯定说之新提倡。最终明确各种具体犯罪类型对限制肯定说的具体适用。第五部分:从判例的借鉴等方面对继承的共同正犯研究提出两点展望。
其他文献
人权作为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中,人权理念通常由法律来确认,国家人权的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决定着人权是否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并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成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只有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当前,作为教育主体的
本文从司法处的人员经费、案件数量、法官断案方式、民众的意识以及诉讼模式这5个方面考察了1946-1947年清江县的司法状况。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同,民国司法处的司法官整体素质
本文从程序的内在价值出发,论证了程序参与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对确保裁判结果的公正性、正当性有优越于对裁判者刑罚裁量权实体控制的“潜质”。因此,提出“量刑不公、量刑偏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自提出概念至今,已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成为未来人口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