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为临床制定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内科门诊及病房2008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中选出合格病例33例。根据患者的临床四诊资料,参照2003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病例均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环磷酰胺+辨证中药),总疗程为8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ANA抗体+滴度、抗ds-DNA、补体(C3、C4、CH50)、血常规(WBC、HGB、PLT)、肝功能(ALT、AST、ALB)、肾功能(BUN、SCr)、ESR、24h尿蛋白定量等),填写临床观察表并计算LN活动指数积分和中医证侯积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激素及环磷酰胺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33.3%,总有效率为87.9%。2.脾肾阳虚型、热毒炽盛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90.0%、75.0%和100%,各证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LN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男性(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4-35岁之间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5%)高于35-60岁之间的患者(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初次发病患者总有效率(96.0%)高于复发患者(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患者的LN活动指数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治疗前后数值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7.治疗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血白蛋白和补体C3升高,治疗前后数值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血肌酐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观察有效病例至起效时最短需使用激素15天,最长215天,平均78.43±50.62天;CTX用量最少需1.0克,最多6.0克,平均2.80±1.87克。9.向心性肥胖与感染是治疗过程中出现率较高的不良反应,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经治疗后均能好转或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LN活动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和补体C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