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进入碳纳米管改性端口速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良的电能存储媒介日益成为新能源开发、动力电子等应用推广的重要保障。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因有着优异的高质能比,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电极材料作为电池的核心构件,其特性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CNT)具有独特的几何结构、优良的电子特性以及极强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是构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理想材料。CNT的形态结构对锂离子电池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往往会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切割CNT,作几何和表面结构的改变。被切割后的端口需结合分子官能团[如氢原子(-H)、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等]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这些分子官能团的拓扑结构及电子云的分布将会影响锂离子的迁移速率。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形态结构(如不同碳纳米管直径、端口官能团种类与数目)以及外场环境(如温度和电场)对锂离子在碳纳米管端口轴向平均速率VLi的影响规律。将直径分别为12.20?[CNT(9,9)]、14.92?[CNT(11,11)]、17.63?[CNT(13,13)]、20.34?[CNT(15,15)],管长均为39.35?的四种“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置于5.6mol/L的Li Cl溶液中,模拟计算了碳纳米管直径、改性官能团类型及端口单种官能团数目对VLi的影响。结果表明:CNT管径的增加,使得管内流通面积增大,锂离子的迁移阻力减小,VLi会逐渐增加;随着端口官能团依次改性为-H、-OH、-NH2、-COOH,锂离子的迁移阻力会逐渐增加,VLi则会依次减小;当端口单种非氢官能团的数量逐渐增多时,VLi会逐步减小,并且越是影响力大的官能团,其个数变化对VLi的影响则越大。选择端口改性为-H的碳纳米管,在不同温度(278~378K)和电场强度(0.2~1.2V/?)的影响下,模拟计算了VLi以及锂离子在碳纳米管内扩散系数Di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VLi的影响整体上不大,但在不同管径中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较小直径的碳纳米管中引起的速率波动相对较大,但随着直径的增大,这种波动将逐渐变得平稳。尽管温度对VLi影响不大,但在碳纳米管内部形成了有益于锂离子扩散的条件,使其扩散系数增大;电场强度对碳VLi的影响较大,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VLi以较大幅度增长。尽管锂离子的扩散系数并没有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表现出有波动的现象,但整体上的走势是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快速递增。为了同时考虑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对计算结果的耦合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理论,研究CNT直径、电场强度、温度以及官能团种类对VLi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影响最大,VLi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大;其次是官能团类型。依次将碳纳米管端口官能团改性为-H,-OH,-NH2以及-COOH,VLi会逐步降低;接着是碳纳米管直径。随着管径的增加,锂离子的平均速度会逐渐增加,但增幅有减弱的趋势;温度影响的力度最小。速度先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处于一个波动值比较小的水平,对VLi也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综上,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的方法计算了外场环境,碳纳米管直径,特别是端口改性官能团这类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对锂离子端口处轴向平均速率VLi的影响规律,对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制造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又间接地在新能源的开发和环境改善方面起到一定程度的协同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层建筑的数量愈来愈多。为达到防震、抗风等方面的目的,高层建筑往往会进行地下室的设置。就地下室而言,其防水性能与高层建筑的使用年限以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结构和城乡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原来的熟人社会成为“新市民”,他们的不断加入改变着城市原来的生活模式和行为状态。社区纠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缘,是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拥有雄厚的质量发展基础。2011年,义乌提出了“质量强市”发展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医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在介绍财务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对医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造成实际影响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得出良好
根据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转发同步信号的双向时间比对法实现站间时间同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利用拟合非GEO卫星转发信号的伪距实现时间同步的新方法。拟合伪距法消除了传播路径延迟和只能使用GEO卫星作为信号转发器的限制,扩大了双向时间比对的应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法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在急剧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下,流量经济和受众偏见加剧媒体对新闻伦理的背离,科层制的新闻管理制度难以有效地规制泛化的新闻信息,新闻伦理正在面临急速消解的局面。本文试从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探究性实验以其创新、灵活的特点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化学探究实验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