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蕴藏地,在传播知识及培养人才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效益是评价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考察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十年来,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调整及合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大了高校图书馆的用户规模,同时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使得信息量激增,图书、期刊等信息资源也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有限的投入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用户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其职能,增加其效益使得图书馆能够科学持续长远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首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对高校图书馆的评价一般都是定性的,主观性过强,不能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指导意见。同时,人们对图书馆的评价往往注重馆藏的规模,重藏轻用,重投入轻产出,重规模轻效益的观念比较普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都是比较重视硬件设施,而忽视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然而,只有最大程度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才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职责。有产出的效益才有投入的必要,良好的办馆效益是高校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有效地、合理地、实事求是地评价高校图书馆的效益,就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在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和产出效益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图书馆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借鉴前人研究成熟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图书馆效益评价的内涵、原则等相关理论,优化和建立了具有可比性的图书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该指标体系不仅可以用于一个图书馆在不同年份的纵向评价,同时也适用于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评价,扩充其评价范围;同时,在指标赋权的方法上,本文采用组合赋权法,规避了只用主观赋权法的缺陷,加之客观赋权法可以使指标权重更客观化,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通过收集2008年十所高校图书馆的投入产出数据加以分析,利用DEA的方法加以评价,研究不同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利用效益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计算出投入的冗余及产出的不足,为高校图书馆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改善管理模式。在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所存在的普遍的共同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及途径,帮助管理者提出整改方案,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提高图书馆效益,使图书馆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