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芪地黄汤内服合保肾贴4号穴位敷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蛋白尿等)的影响,客观评价参芪地黄汤内服合保肾贴4号穴位敷贴对CGN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诊为CGN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证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每日1剂;并加用保肾贴4号敷贴于命门穴、双肾俞穴、双复溜穴,在每伏的第1天敷贴1次,共3次。通过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检测指标(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安全性,对比两组疗效。结果: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症状的总积分优于对照组。4.两组在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比较:治疗后两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在纳少或脘胀、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易感冒、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咽痛症状改善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腰脊酸痛、疲倦乏力、浮肿、尿频或夜尿多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尿RBC计数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血尿优于对照组。6.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改善蛋白尿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能有效改善CGN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在纳少或脘胀、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易感冒、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咽痛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亦能有效减少血尿、蛋白尿,安全性高,疗效明显。表明参芪地黄汤内服合保肾贴4号穴位敷贴是一种治疗CGN的有效方法,并为CGN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