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填料基质对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研究——以锦江芦溪河人工湿地试验基质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料基质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基质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粒径的基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不相同。试验选用砾石以及不同粒径的灰岩作为填料基质,研究其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去除效果。  利用基质的静态实验,分析所选基质对氮、磷去除效果,再使用动力学吸附方程对氮、磷的吸附动力学进行拟合。人工湿地动态试验共设置7组试验组,研究2种基质在不同配比及工艺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利用综合模糊数学的方法,分析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基质的最优填料。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基质的不同填料、不同水力负荷及不同停留时间等因素下的最佳控制条件。通过上述方法,试验得出以下结果与结论:  基质的静态试验对TP、TN的有较好的整体去除效果。灰岩对TP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砾石;而砾石和灰岩对T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3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对磷的去除拟合效果好,显著性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及以上;3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对氮的去除拟合效果相对较差,显著性水平均不高。  经过模糊综合判定得出各组整体的去除效果,整体去除能力大小依次为4#0.05~0.2cm的灰岩颗粒(A/O工艺)>5#0.05~0.2cm和0.5~1 cm的混合灰岩颗粒(A/O工艺)>1#0.05~0.2cm的灰岩颗粒>3#0.5~1cm的砾石>2#的0.5~1cm灰岩颗粒。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3种基质配比在不同水力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的最优组合,得出最优水平组合。当基质填料为0.05~0.2cm的灰岩颗粒、水力负荷为0.29~0.33m/d、水力停留时间为0.8~1d时,为最佳的处理效果。
其他文献
历史一再证明,材料科学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的问世,常导致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甚至引发一场技术革命。1947年贝尔实验室半导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设计了Nb-Si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成分体系,并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材料的母合金锭。利用电子束区域熔炼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了定向效果较好的Nb-Si基自
本文主要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和交流电沉积法制备ZnO纳米线。利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即蒸发温度、载气种类、反应气体含量等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ZnO纳米线。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
该文结合上海市、浙江省重大环境冶理项目,对污水海洋处置工程中泥沙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综合运用了环境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学及模型试验等理论和方法,依据模型相
聚羟基丁酸酯(PHB)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以及价格优势,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新的热门材料。本研究应用渗流工艺,以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技术为基础,结合冷冻干燥工艺
植物油多元醇是采用大豆油为原料合成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基础材料,是能源替代和环保的重要发展方向。   植物油多元醇结构和性质与石油聚醚具有显著差别,这些差别妨碍了
学位
学位
镁具有的密排六方晶格结构使得镁合金室温塑性差,近年来,镁合金的超塑成形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镁合金在特定组织结构和变形温度、变形速度条件下的超塑成形性能及其成形技术,对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