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微生物菌群(EM)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制剂,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环保领域尤其污水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EM菌群的构成原理以及主要组成菌属为基础,通过好氧与兼氧菌的生态协同效应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有效微生物菌群。通过对焦化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进行采集、培养和纯化,成功分离得到分属于光合菌、酵母菌、放线菌以及乳酸菌四大类菌属的6株菌株,依次为NGGH1、NGJM6、NGJM10、NGFX6、XGFX1、NGRS1。参照《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与《真菌鉴定手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NGGH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属,NGJM6、NGJM10为假丝酵母,NGFX6、XGFX1为丝杆菌属,NGRS1为弯曲乳杆菌属。单一菌群处理焦化与苯酚废水研究表明,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对焦化废水和苯酚都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乳酸菌则相对较差。根据EM菌构成原理和光合细菌头领学说,按照光合细菌: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乳酸菌的最终富集菌液体积比为2∶1∶1∶1的比例投加于焦化废水和高浓度苯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废水应用实验表明:EM菌群对焦化废水和苯酚废水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由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得到对EM菌群降解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温度>摇床转速>pH值,并确定最佳降解焦化废水中CODcr与废水中苯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t=30℃,r=150 rpm,pH 7.0,投加量为每50mL废水投加14mLEM菌液,在该条件下EM菌群对焦化废水降解6天的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62.52%,对苯酚浓度为700 mg/L废水降解24h,苯酚去除率为95.26%。优化工艺条件下对该菌群进行的废水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对苯酚的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C0e-0.2151t(mg/L);对焦化废水CODcr的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C0e-0.1573t(mg/L),即废水中苯酚和焦化废水中CODcr的降解速率分别对废水中的苯酚浓度和焦化废水中的CODcr浓度为一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