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以来,国民党在绥远地区的党务活动逐渐增多。辛亥革命后,绥远地区出现数位国民党领袖。在他们的带动下,绥远国民党党务活动得到初步发展。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绥远的国民党党务活动开始兴盛,一些县、市党组织先后成立。期间,共产党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1927年,国民党执行“清党”政策,绥远地区的共产党人被大量开除,对国民党组织发展有很大影响。1928年,绥远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党务纷争,国民党人互相倾轧,导致绥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流产。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绥远省党部停止工作。直至1931年9月,国民党绥远省党部初步建立,各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候补监察委员相继履任,各项党务工作次第展开,为绥远省日后各类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使得国民党绥远省党部发展的良好势头中辍。1938年,国民党绥远省党部辗转移入山西省河曲县境内,成立临时机构,继续工作。1939年4月,绥远省党部返回绥西的陕坝市,在绥远境内重新组织工作。1945年抗战结束后,绥远省党部迁回绥远省城。国民党绥远省党部的主要工作有三项,即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其中,组织工作为党务工作的重点,这项工作包括对下级党部的组织建设,对下级党部具体党务工作的指导等。在各个时期内,绥远省党部对组织工作的侧重也不相同,这和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各项政策有直接的关系。宣传工作主要有文字、广播、标语、集会等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动员、国民党理论等。发展党员工作主要面向全省的各个阶层,仍以“精英”入党为原则。另外,绥远省党部还有一些党员训练工作,主要集中在1938年后,分为对普通党员的训练,及对党员干部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