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众多纵向队列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认为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因子。非酒精性脂肪肝究竟是代谢综合征的因还是果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假设,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方法:基于本课题组构建的大型多中心纵向监测健康管理队列,从系统中提取山东省立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两个分队列的2005年-2011年健康体检数据,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双向纵向监测队列(队列A: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和队列B: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队列A(sub-cohort A)是筛选出初次查体中无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其终点时是否发生代谢综合征,队列B(sub-cohort B)是筛选出初次查体中未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终点是否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队列A、B中分别纳入8426人、16110人。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初步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潜在双向因果关联,进而采用概率图模型(贝叶斯网络)进行二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推断。结果:(1)经过6年随访,队列A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度是2.47/100人年队列B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密度是17.39/100人年。(2)GEE分析结果显示:队列A中,在调整和控制基线年龄、性别、时间、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球比、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白细胞、饮食、吸烟和运动这些混杂因素后,脂肪肝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非脂肪肝的5.23倍(RR=e1.65),脂肪肝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潜在预测因子;并且,脂肪肝也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潜在病因(RR值分别为3.69、2.45、2.60、3.71)。队列B中,在调整和控制潜在混在因素后,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是非代谢综合征的2.55倍(RR=e0.94),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个病因,并且其各组分也是脂肪肝的潜在病因(RR值分别为3.29、1.75、1.92、2.36)。(3)贝叶斯网络因果推断结果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对代谢综合征的总作用是2.49%,而代谢综合征对脂肪肝的总作用是19.92%。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有36条因果通路,其中最重要的路径是脂肪肝→升高的谷氨酰转肽酶→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代谢综合征;其次重要的因果路径是持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代谢综合征其他各组分→代谢综合征;然而如果通路中出现升高的胆固醇,代谢综合征的概率降低。反过来,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有98条因果通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其他各组分→脂肪肝,并且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这些因果路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重要的因果路径依次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开始。结论:(1)中国汉族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度均较高,且非酒精性脂肪肝更高,应该引起重视;(2)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二者之间互为双向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由胰岛素抵抗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