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财政风险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研究的热点。从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们调查研究结果来看,我国财政风险特别是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风险正日益加剧,许多乡镇政府债务沉重,财政入不敷出,机关运转困难,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拖欠应付款项问题突出,公共投入严重缺乏,并由此引发了乡镇政权的“治理危机”,影响基层政府权威和信誉,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减负,阻碍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困境进一步凸现,财政风险进一步累积,如不尽快予以遏制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国家财政危机,甚至影响国家政权稳定。因此,对乡镇财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且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理论界对财政风险的论述已比较多了,但是对乡镇财政风险进行系统研究的还较为鲜见,而且现有关于乡镇财政风险的研究也基本上局限于从乡镇债务角度进行研究,不能全面反映乡镇财政风险现状。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对我国乡镇财政风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的。文章首先从乡镇财政风险基础理论着手,分析乡镇财政风险内涵、类型和特点,力图对乡镇财政风险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我国乡镇财政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对我国乡镇财政风险的基本评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的基本原因等;之后,为进一步佐证本文观点,文章又以在我国乡镇中具有一定代表作用的湖南省常德市某县乡镇债务风险和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某镇财政风险作为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文章重点就防范和化解我国乡镇财政风险的对策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为乡镇财政基本理论阐释;第三章为乡镇财政风险宏观分析;第四章为乡镇财政风险微观分析;第五章为防范与化解乡镇财政风险对策选择;最后为结论部分。本文改变了以前对乡镇财政风险研究主要侧重于从乡镇债务角度进行研究的思路,比较系统地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债务等角度全方位对乡镇财政风险进行研究,并把乡镇财政风险问题扩大到整个“三农”问题高度,大大拓宽了该课题的研究范围,加强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程度和理论广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公共管理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体制和制度安排的层面揭示乡镇财政风险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并侧重从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高度来探讨防范与化解乡镇财政风险的对策措施,改变了过去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财政风险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