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耐盐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抑制植物生长和降低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而且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和塑料大棚面积的扩大,土壤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已成为限制农林业生产的一个世界性问题。泡桐喜疏松、肥沃的壤土和沙壤土,pH值大于8.0,含盐量在0.05%以上的土壤是泡桐在平原地区分布的限制因素(河南森林,2000)。泡桐实生苗的耐盐极限为0.2%-0.3%,种根扦插苗的耐盐极限为0.25%(蒋建平,1990)。盐分胁迫对泡桐生长发育及木材产量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开展泡桐耐盐育种的研究对泡桐产业的发展和盐渍土地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MMS分别处理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定向筛选出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耐盐突变体,并用SSR和AFLP鉴定了耐盐突变体的真实性,为创制泡桐新种质和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现将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MMS对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生长有显著影响:随MMS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不断下降。毛泡桐二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经MMS处理后的存活率较高,毛泡桐四倍体的次之。可以确定MMS处理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浓度和时间组合分别为120 mg·L-1+4 h和80 mg·L-1+4 h。(2)NaCl对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生长有显著影响:随NaCl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不断下降。毛泡桐四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经NaCl胁迫后的存活率较高,毛泡桐二倍体的次之。可以确定NaCl处理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浓度均为0.6%。(3)在0.6% NaCl浓度下获得了毛泡桐二倍体耐盐突变体9株和四倍体耐盐突变体12株。筛选出的耐盐突变体在含0.6%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正常,植株健壮,生长速度比对照植株在无盐培养基上略慢,形态上与正常生长的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组培苗也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植株矮化,易萌生腋芽,根系粗短,叶片变小加厚,叶色变浅等性状。(4)在SSR和AFLP水平上检测出毛泡桐二倍体和四倍体的耐盐突变体与对照存在DNA片段数量和大小的差异。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山桐子的地理变异规律,选择优良种源、家系、类型,培育新品种,本文研究了12个种源山桐子的65个家系苗木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山桐子一年生幼苗的树高生
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i Morowitzi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步甲科Carabidae,星步甲属Calosoma Web。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捕食多种鳞翅
学位
森林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破坏生态系统、降低土壤肥度,而且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行林火蔓延模型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