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项制度的合理运作要有各项支点为支撑,以理论研究为契点来探究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对于一整套机制之构建具有不可估量之功效。与传统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不同,侦查人员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基于其特性不宜采用传统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当被告人提出侦查人员存在程序性违法时,其只需提出证据证明达到“可怀疑性”即可,而由侦查人员对其进行“排除合理怀疑”的举证。侦查人员进行程序性举证是证据排除规则之内在要求,控辩平衡原则之基本要求,也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其存在不仅有各项理论为支撑而且对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诉讼价值。目前我国缺乏对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一系列相关机制的完善。本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在对各项理论深入考究的基础之上展开调研分析,从司法实践中探索我国侦查人员程序性举证得以有效运行的司法环境与前沿曙光,在借鉴吸收国外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之上探索完善该规则的合理路径。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概述。首先对程序性违法的概念与性质进行界定,然后对证明责任概念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再次对证明责任之分配理论进行探究。与一般意义层面之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谁主张、谁举证”不同,侦查人员的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基于其特性应当进行举证责任的转移。接下来文章对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它是证据排除规则之内在要求,是控辩平衡之基本要求,也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第二章从实证维度对侦查人员程序性举证进行考究。该章共分为两部分,首先对侦查人员程序性举证的各地范本进行阐述,探索司法实践之前沿曙光,然后对其进行实证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从侦查人员程序性举证的合法性认识、价值剖析、障碍性因素分析以及结果性分析四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第三章对域外的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评析。该章共分为四部分,在对英美法系国家之英国与美国以及大陆法系之德国与法国加之以台湾为例的其他地区进行立法与司法实践状况进行评述,对外国之借鉴吸收对于完善我国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的一整套机制有所裨益。第四章从障碍性因素与价值两个维度对举证责任的规制进行探究。在国家本位主义与诉讼文化的潜在影响下,由于我国立法规定与相关诉讼规则的缺失,这对于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的构建无疑存在潜在的影响。对障碍性因素的有效分析对如何有效破除其消极影响有所裨益,而对价值的探究则从正面的层面显示出对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的规制之必要性。第五章对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的相关完善进行界定,该章共分为四部分,主要从观念更新、证据制度、保障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性因素四个维度展开论述。该章之探讨对于司法实践具有直接有用之功效。只有从理论上对一整套机制之合理构建展开周密之论证才能为司法实践开启一道曙光。
其他文献
《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实施以来,有关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较多争议。笔者从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定、动物致害责任的特殊规定、《侵权责任
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给举办地带来显著的眼球效应,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为赛事举办地的形象传播带来独特的优势,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借助体育赛
摘要: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伴随着人类的小断进步发展,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也不断广泛和深入起来。从最早提出“主体”概念的亚里士多德到提出“主体性的黄昏”的后现代主
<正>语文课堂在现在的教学中应该是情趣与梦幻的放飞地,让语文课堂充满欢声和笑语,这不仅仅是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是语文趣味识字课堂教学的需要。趣味化识字课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也已加入WTO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多年,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上知名的烟草工业公司早已对中国烟草市场垂涎欲滴,试图与中国烟草
本文主要进行了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的振动模态分析,并且对压气机叶轮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分析。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该使叶轮能够长期的工作在非共振的环境中,因此有必
作为大电网的有力补充和分布式能源的有效利用形式,微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力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对微网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如何确定微网运行时的经济效益,并提出系
军工企业以生产的军品为国防领域服务,承担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和主权独立的神圣使命,所以对我国军工企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
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中共中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并将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