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同人类行为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经典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它补充了传统金融定价模式的不足,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因而它的产生是对经典金融理论的一个巨大挑战。对于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而言,行为金融学的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块重要的基石,证券定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决策基础。而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证券定价具有随机性、不规范性和非理性,噪声交易风险极大,因此,彻底认识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中国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定价行为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行为金融和资产定价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行为金融放松了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行为人在决策时常会受各种心理信念的影响。而资产定价问题则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如何定价使得金融资产的价格更为合理地符合其价值有着十分重要地意义,通过将行为金融中对投资者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研究的成果应用到金融资产定价中为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途径,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共有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章为现代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学,主要介绍了现代金融与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为行为金融定价模型与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比较,主要分别介绍了两种定价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为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分析,主要介绍了在市场中存在的主要异常现象,并用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第五章为“中石油”现象,是在对股票市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以“中石油”为例,介绍了行为金融在资产价格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六章为行为金融指导下的证券投资策略,主要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考虑下的几种证券投资策略;第七章为结论。行为金融学并不能取代传统金融学,未来的发展会是行为金融学所考虑的因素更多地被考虑到传统金融学模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