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以及其在医院分布流行的特点。方法:首先用Whonet软件从实验室检测数据库中分析筛选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在此基础上,使用多重PCR基因扩增,检测所有筛选出的CRAB的碳青霉烯酶(包括金属酶和苯唑西林酶)基因,Ⅰ类和Ⅱ类整合子基因和插入序列基因(ISAba-1),对部分blaOXA-23-like扩增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从所有筛选出的CRAB中挑选来自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菌株,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菌株对13种抗生素的MIC值,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菌株的基因型分布,了解CRAB在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流行情况;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外科重症监护室的CRAB生物被膜的形成率,扫描电镜观察CRAB生物被膜的形态。结果:用Whonet软件筛选出我院2007年1月-12月由临床分离到的CRAB菌株197株;197株菌的OXA酶基因检测显示,含有blaOXA-23-like的有184株,含有blaOXA-58-like的有1株,没有检测出blaOXA-24-like;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显示,有一株菌携带有blaIMP,但blaVIM和blaSIM-1未检测出,整合子基因检测显示,含有Ⅰ类整合子的有184株,未检测出Ⅱ类整合子,插入序列基因检测显示,有195株具有ISAba-1;从随机抽取的3株blaOXA-23-like阳性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和Genbank中的EU977574.1比较,同源性达98%以上;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在2007年共分离出来自不同患者的CRAB 40株,另有从医护人员和病区环境中分离到的CRAB 10株,这50株CRAB对10种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只对多粘菌素类敏感率较高;通过PFGE分型发现,全部50株CRAB共分为4个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B、C、D,其中A型数量最多,是主要流行克隆株,各基因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外科重症监护室的50株CRAB中有17株能够在体外试验中形成生物被膜,其中从医护人员和病区环境中分离到的CRAB有9株。结论:我院2007年出现的CRAB,其主要耐药基因为blaOXA-23-like和blaOXA-51-like’耐药机制为产生OXA-23类和OXA-51类碳青霉烯酶;对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外科重症监护室分离到的CRAB以A基因型为主,由于从环境中也分离到此基因型的鲍曼不动杆菌,说明CRAB在外科重症监护室内具有相同克隆传播的趋势;CRAB可以在体外试验中形成生物被膜,从而能够抵御外界不利因素,延长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这也是参与其致病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