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己获资质认证的32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现况调查,掌握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工作状况,包括人力资源、仪器设备以及既往工作情况等,评价机构的技术服务质量、技术服务能力,促进机构自身强化管理;为决策者、管理者判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制改革的成效,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的布局,优化资源的配置等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填写统一调查表对所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普查,内容包括各机构的基本信息、人力资源、仪器设备、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量、检测参数;对各机构的最终产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用标准的检查表进行典型报告检查定量评估;对日常发出报告进行抽样监督检查。对所有机构按功能、所属区域、行业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分析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现况和技术服务能力。结果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总量不足,较全国其它地区,学历上有一定优势,但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分布不均,区域分布相对合理,各机构技术人员配置基本适合各自的资质特征;按功能来分类,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B类、C类机构职业卫生相关人员拥有比例最低,他们的职称总体水平也低,使用退休返聘人员的比例相对较高,B类机构拥有大专及以上的人员比例相对较低。各机构配备的各类型仪器总体比例适合实际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仪器设备配置比例。工作量分析,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总体上预评价报告数量多于控制效果评价数量,平均每家机构完成的评价报告数量(35.5项/机构)介于全国甲级资质和乙级资质完成数量之间;平均每家机构每年出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数量B类机构多于A、C类机构,非CDC系统机构多于CDC系统机构,郊区机构比市区机构多;放射机器检测均为CDC系统机构完成,非CDC目前不参与放射机器检测:上海市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通过的CMA或CNAS认证的参数偏少;评价报告质量评分,预评价最高、检测与评价最低、效果评价介于二者之间;各类型报告失分最多的部分在附件。结论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总体状况尚可,但机构人员、设备、服务质量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整个上海市职业卫生服务的需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监管部门应适当增加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数量,合理布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同时严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准入关并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日常监管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提高相关人员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能力。创新之处本研究在调查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报告定量评分法评价各机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报告质量并综合运用报告质量日常监测资料,既有动态数据也有静态数据,对分析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现况比较全面并具有一定深度。欠缺之处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报告的评分选取各机构自送最好的报告,评分较难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