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票市场在不断的改革中愈发成熟,但投资者结构还不够合理,股票价格时不时会出现剧烈的波动,不仅给投资者带来惨重的损失,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作为一种参与股票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如果能够理清其持股比例和持股变动等交易行为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无论对于维持市场的稳定还是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专业理性以及信息优势等可以促使股票价格回归价值,从而缓解股价波动;而正反馈交易以及羊群效应等导致机构投资者进行大量同方向的交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导致股价异常变化,加剧股价波动。在我国股市当前发展阶段,价值投资理念还不够深入,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监管存在漏洞,总体上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于股价波动的加剧作用要大于缓解作用,但也有个别专业机构投资者会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选取了2014年一季度到2019年三季度23个季度的相关数据,并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分为静态的持股水平和动态的持股变动。本文首先利用截面回归、混合OLS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等,对机构总体持股水平与股价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机构持股比例和持股变动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不同类别的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总体上加剧了股价的波动,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持股变动越大,股价波动越大;同时,不同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其交易行为对股价波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建议要匡正投资理念、优化投资机构,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管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类别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产生的不同影响,注重差异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