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模式的矿用人员安全监控系统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发生的现状,从煤矿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研究开发了矿用人员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为煤矿管理人员提供员工进出限制、考勤统计分析、井下员工位置跟踪等多方面的管理信息。如果发生煤矿事故,可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数量和位置分布情况,保证抢险救灾的高效运作,尽量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我们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数据库管理与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了矿用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当持卡人员经过井下监测分站时,分站设备完成射频卡的识别和数据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CAN总线传输到数据中心站,数据中心站的服务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自动更新数据库。监控计算机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在用户界面上可实时查询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可以通过大屏幕显示。本系统利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在数据中心站设置了备用服务器,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将备用服务器启动,使监控系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本论文主要阐述矿用人员安全监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数据库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本系统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以Client/Server模式开发设计,由功能强大的Delphi7.0开发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显示、更新与存储功能。从功能上看,本系统主要包括八个模块:操作员登录模块,员工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员工实时跟踪显示模块,员工位置信息查询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报表打印模块,报警提示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 矿用人员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管理员的权限启用系统功能,利用该系统能够实时查询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员工在指定时间所处的位置,并可对其进行实时跟踪。本系统可自动记录每个下井员工的入、出井时间,从而形成考勤记录,完成各种考勤报表和统计分析功能。当井下人员有超时未归或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报警提示窗体,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紧急救援,或对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紧急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电能的定价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质量因素。本文分析了电力市场环境下实行电能按质定价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别定价的电能质量服务定价方法:对电能质量服务市场合理分层,考虑用户的支付意愿,引入用户激励机制作为约束条件,以供电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定价模型,对电能质量事故的赔偿办法提出了初步设想。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电能质量
内波对海洋工程技术,尤其是水下潜器,结构物和建筑来说非常重要。内波产生于诸如湖泊,峡湾或是河口等区域,这里盐度和水温沿着垂向变化导致海水密度变化从而产生海水分层,人们对内
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简称LEMP)是极强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源,对各类电子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的危害极大。雷电电磁脉冲不光危害到雷电通道周围区域,而且会在雷击输电线的情况下,通过输电线扩大其影响范围。因此对LEMP影响的区域进行仿真计算和模拟分析,了解雷电电磁脉冲沿输电线传播时对周
本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184)资助。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人类亟需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以取代传统能源为全世界提供可靠环保的电能。分布式发电系统(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DG system)是目前新能源接入电网的一个有效途径。其中,光伏发电(Photovoltaic/PV)以其清洁、安装方便等优势成为了本世纪最为重要的发电方式之一。近二十年里,光伏发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大规模风电基地中采用不同类型的风电系统组成混合风电场已是大容量风电场构成的主要方式。我国风电场大多处于偏远地区,所接入电网较为薄弱,电网电压不平衡现象时有发生,而当前风力发电技术应用的两种主流机型——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和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在面对不平衡电网电压时的电网适应能力并不相同。因此,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通过混合风电场中不同类型风电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有望提高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