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电动汽车由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技术成熟等原因成为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鉴于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因而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科技更新换代迅捷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难题,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先导性战略举措。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分为两类:各类集中式充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由于充电站建设关系到城市的长久发展,这就要求提前综合考虑相关建设的社会效益和整体投入,合理规划配置充电设施种类、位置。可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其可持续性为根本。可持续性研究包括充电站建设投入产出的可持续性和长期运行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等方面,考虑的问题主要有:项目建设直接资金投入、间接成本、充电站的盈利能力、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等。由于目前我国在充电站建设方面还处于政府主导层面,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尚不系统详实,鲜有文献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演绎,因此论文在相关问题上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可以从环境友好性、技术可持续性、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协调性四个方面进行解析。论文结合实例选择有效算法提出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结合系统理论将指标体系化,构建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指标的理论意义及其可持续性灵敏度。将传统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结合,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作为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将灰色白化权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有效处理不确定信息,可持续性地评价充电站建设。根据计算得出的加权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参考项目可持续性水平的标准阈值划定项目的可持续性水平,为相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提供参考。通过北京奥运会充电站建设实例验证了算法的适用性和指标体系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