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种新的权利,其本身是否是一种权利,仍然备受质疑,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尝试依据权利构成要素为衡量标准综合运用历史、比较及实证的研究方法,结合法理学、宪法学、社会保障学及行政法学的知识对社会保障权进行研究。本文拟通过研究回答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社会保障是恩惠还是权利,即是否存在社会保障权;第二,如果存在社会保障权,那么社会保障权在权利性质、内容和保护上与其他权利相比有何特殊性;第三,如何将社会保障权与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设结合起来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本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为论证社会保障权是否为权利这一问题。第一章对社会保障权的诞生和发展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以权利为视角对社会保障的历史进行了划分,包括社会保障权的萌芽(初步确立)阶段,社会保障权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保障权的紧缩(调整)阶段。在本部分明确了在英国“济贫法”时代,虽然有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出现,但是由于并没有给社会保障接受者以权利人的地位,社会保障接受者还仅仅是被管制的对象,所以没有诞生社会保障权。经过对不同时期的权利内容和权利人地位的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权诞生于德国俾斯麦时期,当时的社会保障接受者是作为参与者出现的,在社会保险的范围内取得了权利人的地位,社会保障权由此诞生。在贝弗里奇报告之后,英国开始了福利国家建设,其他国家仿效之,社会保障权进入了全面发展和扩充的阶段。不过到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福利国家开始调整福利政策,削减福利开支,社会保障权也进入了紧缩调整的时代。在本章最后,我们依据权利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社会保障权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对于社会保障权能否成为权利的质疑。社会保障权仅仅符合权利的构成要件还不够,还需要有充分的理论支撑,使其具备作为权利的道德基础,因此,本文第二章对社会保障权产生、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该部分是基于这些理论与社会保障权而非社会保障的关系进行论述,这也是本文的创新尝试之一,通过该部分的论述,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权作为权利已经有充分的理论支撑。社会保障权作为权利还应该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本文的第三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第三章中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权具有实现正义、安全、效率、自由等价值,除对正义和安全价值进行论述外,还对现有研究社会保障权的研究成果里被相对忽视的效率和自由做了着重研究。我们认为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社会保障权的设定和实现的过程中效率和自由具有独特价值。在本章最后,我们对社会保障权的价值位阶进行了探讨,指出社会保障权的价值位阶的排序应该是正义、安全、自由和效率。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为了研究社会保障权自身的特殊性问题,社会保障权的性质、主体、内容及其实现上均有不同于其他权利的特殊性。本文的第四章研究社会保障权的性质、主体和内容的特殊性。这一部分讨论了社会保障权性质的各种争议,包括社会保障权是积极权利还是消极权利,道德权利还是法定权利以及社会保障权与社会权,社会保障权与生存权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权是否是纲领性规定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社会保障权为主要体现积极因素并且权利内容不断扩张的法定权利。随后,我们对社会保障权的主体和内容进行了研究,社会保障权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国家、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其中公民个人是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主体,而国家、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是义务主体,国家承担组织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足的义务,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承担缴费义务。在本部分,还对社会保障权的内容如社会救助权,社会福利权,优抚权及社会保险权等社会保障权内容进行了分别论述。社会保障权在权利实现上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权利的特殊性。本文的第五章就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社会保障权的立法确认、司法保障)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本部分,我们首先研究了社会保险型,福利国家型,强制储蓄型等不同的立法模式下的社会保障权的不同存在状态;其次分析了社会保障权可诉性的争议;最后对国际组织及主要几个国家社会保障权的司法实践进行了实证考察,包括对国际条约框架下的社会保障权的个人申诉机制、集体申诉机制及国家指控机制等社会保障权保护机制。对德国、美国、日本、南非从案例出发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上述研究,证明社会保障权的国家权力保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取得了实质成果;本文第六章是回答如何将社会保障权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以促进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来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本章从我国社会保障权立法和权利救济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权立法和救济提出了如何将其完善的构想。经过上述的研究论证,本文认为社会保障权虽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面临一些挑战,不过已经初步确立了其权利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立法的推进必然能逐步解决现存的问题而成为完整的权利。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我国社会保障从典型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在我国,确认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地位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过小,社会保障水平也比较低,社会保障接受者的待遇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将社会保障权引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动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以权利为范式来研究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新的范式的应用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对社会保障权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以社会保障权权利内容为标准,划分为初步确定(萌芽)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紧缩调整阶段,有助于改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权容易混淆的理论研究现状。第三,提出以促进社会保障权实现来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路。在这个思路下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救济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社会保障权实现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其他文献
本文以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为研究对象,大量搜集和挖掘东北地方文献资料,借鉴区域史研究理论和方法,从社会科学角度对灾荒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运用历史地理学、灾害学
“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在2006年由世界银行提出,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与讨论。世界众多国家的发展之路,揭示了“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国在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资格刑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权重小、位阶低,无论是在“79年刑法典”还是在“97年刑法典”中都没有得到立法者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严打”政策的影响下,人们忽视了
我国农村信贷效率的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信贷效率水平呢?回答了这些问题,不仅是可以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还会加大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因此研究农村信贷的效率就具有
目的:观察养阴利咽、解毒化瘀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清咽汤(麦冬、生地、玄参、桔梗、香附、郁金、丹皮等)治疗慢性咽炎108例。结果:治愈51例,显效38
贫困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和我国其他各省一样正在致力于反贫困的工作,反贫困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稳抓政策落实,还需要
通过文献整理,从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新认识以及辨证施治和专方治疗方面,概述了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企业并购发展对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财务层面的管控方面,体制上,国内公司的财务总部无一例外地都对下属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资金
目的:通过总结张燕萍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论治疗效,探寻对该病行之有效的治法。方法:观察分析风邪郁肺、阴虚肺燥不同证型的辨证施治方法,如润肺止咳法、疏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临床实习出科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名护理大专实习生在外科实习结束出科考核中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