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在临床上被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近年来研究发现,EPO还具有多种非造血生物作用,如促进血管生成、胚胎发育、组织保护、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这些作用已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drome,SIRS)是影响心脏外科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促使形成术后严重并发症,并最终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在紫绀型先心病围体外循环期,存在慢性缺氧复氧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血清EPO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由于EPO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对围体外循环期的炎症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目的:1.动态观察紫绀型先心病围体外循环期血清EPO、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EPO与TNF-α、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关系;2.比较紫绀型先心病与非紫绀型先心病围体外循环期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EPO对围体外循环期炎症因子水平可能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对293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室间隔缺损237例,法洛四联症5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诊断、体外循环转流及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体温变化、并发症、引流量、术后各项化验检查结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第二部分:本研究为临床观察,观察对象为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术前有无紫绀分为紫绀组和非紫绀组,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两组病例麻醉后、体外循环30分钟、体外循环后2小时、体外循环后24小时的血清EPO和肿瘤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