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脑结构改变与症状维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探索强迫症患者大脑结构复杂性的改变,以验证在强迫症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经典前额叶—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al–thalamic–cortical,CSTC)环路存在异常的假说。探讨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及白质结构改变与不同维度强迫症状的关系,为强迫症的多维异质性模型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1.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及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voxel based analysis,VBA)比较43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与35例健康对照脑灰质及白质的平均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及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2.将强迫症患者以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各维度得分中位数为界分为该维度症状的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以VBA方法比较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全脑MK值的差异。[结果]1.与健康对照相比,强迫症患者MK值显著增高的灰质脑区有尾状核、额盖、岛叶、丘脑、楔前叶、扣带回、颞上回、辅助运动区、额下回及海马旁回;强迫症患者MK值显著增高的白质脑区有颞中回、扣带回、颞上回、岛叶、尾状核旁及楔前叶等,强迫症患者FA值显著增高的白质脑区有楔前叶、辅助运动区、颞中回及额中回(未校正P<0.001,体素簇≥15)。2.强迫清洗得分高者较低者在海马旁回及右侧岛叶MK值显著增高;强迫检查得分高者较低者右侧颞中回MK值显著增高;强迫观念得分高者较低者左侧丘脑MK值显著增高(未校正P<0.001,体素簇≥15)。[结论]1.未经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大脑存在广泛的脑灰质及白质结构改变,额叶,纹状体,丘脑,顶叶及边缘系统内结构的复杂性上升可能参与构成强迫症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2.经典CSTC环路内核心部位—丘脑的结构改变与强迫观念有关,经典CSTC环路外的脑结构改变涉及不同外显强迫行为的表达,为强迫症的异质性模型及个体化的物理治疗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其他文献
作者以菟丝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草甘膦防治菟丝子的机理,结果表明:草甘膦处理后,幼苗内色氨酸和花色素的含量均为减少,且其蛋白质及合成也受到抑制。外源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和色氨酸
目的:研究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影像中分割提取正常牙齿体积的精度。方法:选择10例正畸减数病例拔除的双尖牙24颗,采用排水法物理测量
目前已知的遗传病有6000余种,这些遗传病对人类健康及后代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医学遗传学获得了快速的进展,基因的分离、克隆,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