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间实施推广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方案,观察该治疗方法对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躯体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30-50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指导,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个性化评估及个性化康复指导,以口头、书面、照片、视频等形式,为个性化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每周一次,治疗结束时由第三方盲法,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背痛或颈椎评分、SF-36简明健康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进行评估。结果:观察者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及康复中心就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9.37(±6.40)岁,所有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JOA、SF-36得分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1周后,对照组和个性化组患者的VAS得分分别5.20±1.10和4.43±1.20,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F=6.714,P<0.05);两组JOA得分分别为16.00±2.32和17.47±2.45,同样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F=5.680,P<0.05)。2周的治疗结束时,对照组和个性化组的VAS得分分别为4.13±1.28和2.73±1.26,差异非常显著(F=18.270,P<0.01);两组JOA得分为17.20±2.40和19.40±3.36,存在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F=8.524,P<0.01);两组SF-36评分分别为114.37±14.30,123.03±13.10,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5.990,P<0.05)。对多个时间点的组间、组内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变化两组有VAS降低、JOA和SF提高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分组的不同而不同,个性化组的整体疗效趋势好于对照组。结论:相比单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指导,同时对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可取得更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