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提高13-17岁男子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有氧能力是耐力素质的基础,是运动员不可或缺的一项身体基本能力;同时也是耐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有氧能力是运动员进行无氧大强度训练的前提和基础。进行有氧耐力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水平;而且对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疲劳恢复及伤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竞技体育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运动训练中也越来越重视有氧能力训练。本研究通过实验将最大有氧速度指标应用到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中,旨在寻找一种既能激发运动员训练快感又能达到训练目的的符合少年运动员身心发展特征的耐力训练模式,为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负荷监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主要选取广州市伟伦体校36名具有三年以上有氧耐力训练基础的13-17岁男子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前后各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值以及能量代谢当量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逻辑分析法从运动训练监控理论方面分析最大有氧速度训练对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实践影响,揭示最大有氧速度指标在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中的可操作性。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广州市伟伦体校36名运动员实验前后各组的运动成绩、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值以及能量代谢当量等指标进行测试与统计学分析,研究发现,少年运动员经过三年基础有氧耐力训练后可以通过高强度间歇训练来进一步增强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通过为期8周的训练实验研究,得出下结论:1、在运动间歇时间比为30s:30s和20s:25s条件下,100%MAS强度,运动员可完成次数远高于110%MAS强度。在多次重复运动间歇期内,机体可通过对外环境氧的摄取动用有氧代谢系统补充运动期间消耗的磷酸肌酸和肌肉与血液中消耗的氧储备,从而保证下一运动期有氧能量的产生;但当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动态平衡被打破无法完成下一运动期的训练任务。2、实验1组和实验2组跑动距离均有明显提高,且实验2组提升幅度高于实验1组,对照组前后运动成绩测试无明显变化。说明对于有有氧耐力训练基础的运动员,70%MAS强度持续训练仅能维持有氧耐力而无法提高;100%MAS强度间歇训练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方面优于70%MAS强度持续训练。3、最大有氧速度训练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后测值均低于前测值;5分钟跑测试中血乳酸后测值高于血乳酸前测值,结合5分钟跑动距离增加;说明运动员对训练强度出现了适应性现象,100%MAS强度间歇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机体的耐酸能力。4、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最大摄氧量、最大梅脱均有提高,而对照组前后无差异。说明100%MAS强度间歇有氧能力训练优于70%MAS强度持续训练。5、在负荷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间歇训练机体能承受负荷的时间长于持续运动,对应的生理负荷也越大,间歇训练能使机体承受更多的刺激。建议:1、对于有有氧耐力训练基础的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适度提高高强度间歇训练占比来促进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提升,但在训练过程中应先确定个体最大有氧速度值,并且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性,严格把控负荷强度、负荷持续时间、间歇强度、间歇时间和负荷次数,依据运动员能力高低,确定多组持续时间。2、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素质训练可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来提高运动表现,但切不可忽视基础耐力训练中长距离低速持续训练的重要性。教练员应及时更新理念,适时变换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对训练保持新鲜感,调动训练积极性,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3、在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过程中,应结合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遵循训练原则,处理好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防止过度训练,同时应加强医务监督科学合理安排训练,保证训练效益最大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多变,企业面对着比以往更多的竞争对手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而在企业不停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愈加明显,企业不得不提高重视。所以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当重点管理财务风险,这样才能在财务危机爆发之前早些发现并控制,也就能避免一些破产危机。煤炭行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所以这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和控制给予
在新媒体传播下通过梳理出卢梭政治哲学逻辑脉络,从而对西方"普世价值"进行理论反思与哲学清算,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维度展开分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发展社会主义核心
介绍了国产600 MW火电仿真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功能及特点.该系统为全仿真系统,与主控制室1∶1比例,应用UNIX操作系统及X-Windows的技术.该系统功能齐全、现场感强、运行稳定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软骨成形治疗中青年人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8例,均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加
研究目的通过对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子痫前期孕妇的研究,了解子痫前期孕妇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分类,并探讨其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为提高对该疾病病情发展的评估提供线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