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国色天香,在切花开发方面就有巨大的潜力。植物激素乙烯在牡丹切花开放及衰老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不同开放阶段切花对外源乙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以不同开放阶段‘洛阳红’牡丹切花对乙烯的敏感性差异为切入点来研究乙烯在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中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中以开放指数为1、2、3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10.0μl·L-1外源乙烯及1.01μl·L-11-MCP处理后,测定不同开花指数切花开放衰老进程中的花径增大率、开花指数、瓶插寿命并测定与内源乙烯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内源乙烯释放量、ACC含量、ACS和ACO的活性;同时,对PsACS在1级切花开放衰老进程中转录水平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10.01μl·L-1外源乙烯处理加快了不同开放阶段切花的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最佳观赏期的持续时间及瓶插寿命;1.01μl·L-11-MCP处理延缓了‘洛阳红’切花的开放进程,并延长了最佳观赏期的持续时间,从切花应用的角度来看,对开花指数为1级的切花进行1-MCP处理效果比较理想。2.不同开放阶段‘洛阳红’切花对外源乙烯的敏感性不同,3级切花的敏感性最高,1、2级切花对外源乙烯的敏感性差别不大。ACS是‘洛阳红’切花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ACS的活性与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趋势一致,外源乙烯处理提高了ACS的活性,并使1级切花开放进程中ACS活性的峰值提前;ACC含量与乙烯释放的趋势基本平行,但外源乙烯抑制了ACC的积累;ACO的活性在切花整个开放过程中变化比较复杂,对外源乙烯的响应也比较复杂。3.1.01μl·L-11-MCP通过抑制花瓣中ACS活性及ACC含量抑制了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但1、2、3级切花对1-MCP响应差异并不明显,因而更高浓度1-MCP对不同开放阶段切花的处理效应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4.PsACS表达与‘洛阳红’开放及衰老进程密切相关;外源乙烯处理促进了1级切花中PsACS开放到3、4级时mRNA的积累;1-MCP处理抑制了PsACS的表达,使其mRNA的最大积累量出现在切花的开放级别为5级时,因而认为其参与了‘洛阳红’切花内源乙烯生物合成转录水平的调控。